第115页(1/2)
2具体路线可见《我国南瓜种植发源、兴起于京冀——〈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申说
3西瓜来历,《新五代史》:“(胡矫)居虏中七年,当周广顺三年亡归中国……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第50章第五十章
◎。◎
“胡”、“西”、“番”、“洋”,哪一项用来命名汉朝引进的外来作物?1
嬴政果断地选了“胡”。
此前水镜提过明朝引入的美洲高产作物之一“番薯”,所以“番”姓先被排除。
西瓜是唐朝末年引入,“西”姓也要存疑。
剩下的“胡”与“洋”有什么区别?
洋,显然有着走水路的含义。排除法之后,“胡”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水镜:
【公布答案,应该选a“胡”姓。让我瞧瞧弹幕,绝大多数观众都选对了。
来看一组“胡”姓外来作物的例子,放图片1-6jpg。
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胡椒。
这六种都是如今餐桌上的常客,前四种在张骞凿空西域时被引入中原,后两种在唐朝年间引入。
为什么今天对它们的习惯性称呼有所不同?前四者惯称其括号里的名字,而后两者继续冠以胡姓呢?
谜底就藏在传入时间里。前四者在汉朝传入,后两者在唐朝传入。
从汉亡到唐兴,两个朝代间隔了近四百年。期间经历了混乱的三国、魏晋南北朝,还有隋朝。
其中,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崇胡重夷,继而下令避“胡”讳。《太平御览·赵录》所记载的“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
胡姓的外来农作物们也没逃过这轮改名fēng • bō。
相似改名fēng • bō在隋朝又来一次。在杜宝的《拾遗录》中可以找到相关记录,比如“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