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2/2)
不仅是向朝臣、黔首、敌对分子等宣告他有坐稳帝位的正统性,其本人也认同这种观念。天子就是天命所归,是特别的存在。
四十岁,以现代的标准还没步入中年,但对于秦朝的大多数人而言已经到了大限将至时刻。
不去比百姓的低寿命,就比一比秦国以往的君王。太远的也不看了,上数嬴政祖宗八代活了多久。
嬴异人三十五岁,嬴柱五十一岁,嬴稷七十四岁,嬴驷四十五岁,嬴渠梁四十三岁,嬴师隰六十二岁,嬴肃生年不详,嬴昭生卒年月不详。
在看了历代秦国国君的年纪后,四十岁确实是会让人产生年龄危机了。
嬴政所处那样的时代,有着那样的身份地位,想求长生且付之行动就不足为奇。
他不只任命徐福出海寻仙,在此之后陆续有方士三百多人抵达咸阳。
其中出名的是卢生与侯生成了始皇身边的红人,为其占卜吉凶,同时寻觅不老药。
我们都知道以现代社会的医学技术仍旧无法让人达成不老美梦,秦朝时期何谈找到不老之法。
然而,嬴政不知道!
他很重视这件事且一直在努力。到了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寻仙七年后,他没有放弃而是更虔诚。
《史记》中写了,为了成功修仙,他把很重要的自称都改了。“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起因是卢生说的一段话。
想要寻仙,途中会遇上恶鬼阻拦。为避恶鬼,必须隐匿行踪不被它干扰。
如此一来才能遇上神灵真人。这种真人居住在云端上,与天地同寿,而要问其求仙药就要先见着面。
嬴政是皇帝,不可能彻底隐匿行踪,但不处理政务时就会保密行踪,而自称真人就是为了距离神灵更近一些。
《史记》记载了一则案例,如果这种行踪被人泄露会如何。
说是有一次,嬴政巡幸梁山宫,看到李斯的车骑路过,排场很大。
对此,嬴政私下表示很不高兴,但没对外臣说。很快,丞相却减少了随行人数。
嬴政更加不悦,认为这种改变是有人悄悄传给李斯知晓。
当即审问那天出行相关的所有近侍,没有人招供,就将其全部处死了。
如果记录完全属实,近侍们全被处死,嬴政确实是残酷,但历代帝王也不遑多让。
皇帝的话语岂能不经允许就轻易外传。
今天透露皇帝私下说了什么,明天透露其位置,说不定引来刺杀危机。
不过,这也侧面反应出秦始皇四十七岁时的心理状态。
如此处死一大批近侍,外臣会不知情吗?必然是知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