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港岛旧事 > 205 商会理事何生

205 商会理事何生(2/3)

目录

“多谢各位同乡支持。”

何定贤又面向堂外的会员们深鞠一躬,礼数周到,随后才在椅子上坐下,不自觉的便将腰挺起。

坐上这个位置,他对全港潮汕同乡之发展,也有了指手画脚,参言建议之资格。

随后,商会内对七笔融资,三个行业发展展开议题,其实商会开大会,首要事情就是融资,由有需要商会融资的老板提出方案,再由理事会公开投票决定,可能会增大款数,可能会缩减,也可能会拒不批准.总之,商会对“标会”内的钱看得很严,因为这笔钱是集体会员缴纳的“份子钱”,也是商会形成凝聚力的重要一环,不给会员们提供点利益,怎么把众人扭成一团?

历史上许多同乡会都会因为“标会”崩盘,导致会员离心离德,继而分裂,再往后就是同乡老板们的落寞,走下坡路。

当然,早年社团的“会钱”都在几个人手里管着,投资容易出差错不说,还容易卷钱跑路。现在,港岛大部分社团都是采用理事会,开设公司账户管理,安全性高了很多。

讨论行业发展议题,则是商会在理论上的“纲领”,必须给会员们提供行业建议,共同讨论出一个发展方向,一个组织只有利益上的合作,没有理论上的认同,本质上是很难长久的。

发展议题可由理事会主动提出,也可以由会员进行提出,如果是商会大力支持、赞同的行业方向,商会会在贷款上提供巨大支持,在利息上大幅优惠。

许多小老板都是借商会指明的方向起家,当中也不乏成为行业领头羊的人。这类人个个都对商会感恩戴德,把商会视作宗祠,平日里有钱有钱,有力出力。

这也是大型商会能够一呼百应的原因。

何定贤在融资议题上基本是随大流,在发展议题也没什么好讲的。

钢铁、煤炭行业他都不了解,对市场做不出有效预判。

这时庭院角落,一张茶几旁,年仅二十六岁的潮汕籍商人“李家城”坐在角落,穿着一身廉价西装,手里不断磕着瓜子,望着年纪比他还小几岁的何定贤却已经登堂入室,成为炙手可热,人人尊崇的商会大佬,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

他在九岁时随父亲逃难来到港岛求生存,一家人居住在舅父“庄静安”的家中,16岁父亲感染肺炎去世,不得不辍学扛起家庭重担,为养活几个弟妹在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打工。

做一个泡茶扫地的小学徒工。

“庄静安”则是一个在港岛“钟表热”中起家的钟表公司老板,主要以维修、组装等业务赚钱,是潮汕商会的一员。相比于在二战前夕“钟表热”中赚到大钱的表商,庄静安只是一个跟风创业的小角色,但好在凭借收费公道,信誉有加,积累起不错的商誉,陆续开了几间钟表店,生意一直维持的不错。

后来,李家城调到门店当店员,学习钟表拼装,再后来,一次在店里与同乡起矛盾,被同乡师傅骂作“眼眸无神,骨架瘦弱,小人之相,也想懒蛤蟆吃天鹅肉?”

原来,李家城长大成人,与表妹“庄明月”产生了儿女私情。庄明月既舅父“庄静安”之独女,不过庄静安显然不想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特意命令手下师傅给李家城难堪。

不得已,李家城离开中南钟表公司到一家五金店做推销员,干起了许多老板都曾干的“行街仔”,凭借出色的推销成绩,被塑化厂老板看中,短短几年升任塑化厂经理。

彼时,塑花刚刚进入港岛,凭借外形美观,持久耐用等特点,大受市场欢迎。要知道,鲜花一则运费贵,二则损耗高,三则枯萎快,注定是奢侈品。

塑花却能保存几年,乃至十几年,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很受热捧。

李家城作为销售经理,了解市场之后,揣着7000美金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试图进入塑花行业分一杯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