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见微知著,前往来兴府【求追订】(3/4)
发动【跨界】之后,他回到了暹罗的酒店中。
钻出老王安心柜,蓝星时间已近凌晨三点。
设定闹钟、洗漱、睡觉一气呵成。
他必须确保自己精力满满!
……
翌日清晨7点,陈轩神采奕奕的从床上鱼跃而起。
不需要收拾任何东西,他直接下楼办理了退房。
随意解决了早饭问题之后,陈某人在街边找了个公共厕所,换了一套此前在夜市购买的短袖短裤,顺带改变了面容特征。
完事后才直奔曼谷市郊的一处旅游巴士集散点而去。
有了此前从来兴府返回曼谷的经验,这一趟旅途他变得越发轻车熟路。
即便无需联系蛇头接洽,也能轻轻松松的摸到暹缅边境。
那条被“猪崽”们视为死亡丝带的莫伊河,在陈轩面前毫无阻碍。
加强后的【同域闪现】大大提高了他的短途通行能力。
这片集散地位于曼谷北郊的一处空场中。
不同于正儿八经的客运站,来到这里聚集等待的多半都是“野”巴士。
分散在曼谷各区域的“野”导游会以“旅游观光”专线的名义把想要前往暹罗不同城市的游客给带到这里来。
以清迈府和来兴府为例,每个游客的车旅费大概在850株~1500株之间。
巴士车主会对导游带人行为按照人头提成。
这使得大批“野”导游都热衷于把手头上的游客往这儿带。
当然,这些“野”巴士还是会履行一定的游览职责的。
只不过沿途所有的休息点和商店都经过精心设计,全部都是巴士主的产业。
由此延伸出的一条利益链,每年都能为巴士主创造千万泰铢的直接效益。
这倒也算不得是黑灰产,只是在薅暹罗当局的羊毛。
旅游业也是一块大蛋糕。
不同于当局直营或监管下的各条旅游线路。
这种“野”巴士和“野”游船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有效监管。
它们几乎把控了暹罗境内接近四分之一的旅游交通流量。
陈轩便打算搭乘这种旅游巴士前往来兴府。
抵达来兴府“省会”达府城再找车出发湄S县。
那儿就在妙瓦底对面,就算只用两条腿慢慢走,陈轩都能摸过去。
提前打开搜图翻译,他很快就找到了一辆前往来兴府的巴士。
车内已经坐了三分之二的游客,除了无处不在的夏国大妈团体外,还有几个胸前挂着专业相机的白皮洋人。
陈轩如今的模样更像是一位肤色稍白的东南亚人。
暹罗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西和西北与甸缅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为邻,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
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在曼谷接街头随处可见来此地打工的老挝人、柬埔人,还有过境避风头的甸缅人,西南沿海更是时常能见到安达曼群岛的土著和马来人。
所以在这里,有一副东南亚面孔却不会说暹罗语也是很正常的。
付了950铢之后,陈轩领着一颗赠送的椰子坐在了靠后排的位置。
说起来这段时间暹罗的旅游物价确实涨了不少。
此前他从达府到曼谷乘坐旅游巴士的费用也就850铢。
仅仅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就涨价了100铢。
陈轩等待了约莫十多分钟后,巴士便客满出发了。
轰鸣的引擎声和震动声盖过了车内游客细碎的交谈声。
他稍稍凝神,脑海中浮现出了出发前查询到的关于来兴府更详细的情况。
该府号称充满野性的多山之地,府城西边紧连甸缅的克伦邦。
上个世纪70年代,暹罗游击队还在达府西部山区广泛活动。
80年代以后,当地前游击队领导人才致力于发展度假村酒店,达府开始大面积向外界开放。
但当地仍保留了一种桀骜不驯的气势。
达府自谓拥有泰国最多的家象,达府西部的克伦人仍广泛应用大象从事运输和农业等活动。
陈轩这次的旅行目标是为了称霸妙瓦底。
所以他特意了解了不少妙瓦底周边的情况。
包括对暹罗的来兴府的历史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总结起来可以用错综复杂这个词来形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