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改弦更张(2/3)
苏青鸾想得很简单,木牌的钱是被吕健贪了的,而且大概率谢德顺也贪了不少。
吕健那一部分即便是能够追回,但是什么时候这一笔款项能够到位,那就说不准了。而至于谢德顺那边,自然苏青鸾不打算同他撕破脸,那么这一部分的赃款也肯定是追讨补回来了。
既然如此,苏青鸾就打算自己掏腰包把这一部分的价格给堵上——一时之间亏一些钱不要紧,钱总是赚不完的。
但是若“动辄高价宰客”的形象深入人心,“苏记”的整个招牌都要毁了。
其实苏记售卖各种“木牌”的举动,也不是没有人有怨言。但是人就是这样,当你喜欢一样物品,这样物品越是稀缺,购买的人群便越是能为它溢价消费。
尤其,若这样东西供不应求的时候,这种溢价就更加夸张,甚至到了在很多外人看来是“冤大头”的程度。
偏偏这种“抱怨”还不能宣之于口,毕竟你不买,多的是人买。没有那个钱,就干脆别来不就行了?
于是被这种微妙的攀比心理刺激,即便是有很多人不满意“苏记”的漫天要价,到底开口抱怨的也少。
苏青鸾带入一下上辈子那些奢侈品店——虽然把自己用野果子做的果子酱类比奢侈品有些厚脸皮——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家会在夜市散装服装小贩那里为一件衣服讲价,甚至争吵得面红耳赤,大家都见怪不怪。但是同样购买衣服,若是在潮牌奢侈品店挑选衣服,就没有人在这种地方讨价还价。
不然周围的人不会佩服你的“砍价神功”,只会觉得你是个神经病。
因为“苏记”的果子酱最开始就对标的并非“量大实惠”,而是“精致新奇”,所以自然不会对果子酱价格的坑爹有什么怨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