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朝会,变革之始!(2/4)
其次,这还是经过始皇帝亲手调教的法家和旧吏。
而芫恭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操控天下旧吏。
李斯权倾天下之时都做不到,更何况于他?彼此之间的认同感仅在于同为秦吏,以秦吏上苛下严的政治作风,上下级之间如同仇寇者更是不在少数,谈何紧密的结合?
所以对于芫恭来说,他能做的只有等待着赵泗的宣判。
唯一反抗的余地就是在得到结果以后去汤泉,来到始皇帝面前哭诉祈求。
天底下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始皇帝一个人,但芫恭又清楚,这一切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他心里甚至有些委屈……
事实上站在大秦的角度,法家和旧吏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哪怕迄今为止,他们也一直是大秦最忠诚的一个群体,也是大秦的根基所在。
赵泗监国酿造地种种fēng • bō,不外乎拿着枷锁套在了没有犯罪的人头上一般。
事实上,赵泗是认同这一点的。
他在礼乐声中走向王位,沉默片刻,于侧位缓缓坐下,目光扫视麾下群臣以及诸子百家的代表性人物。
该来的,都来了……
旧吏,新吏,诸子百家,以及不在意学派之分的纯粹的政客。
他注意到了抿着嘴唇的芫恭以及一众旧吏出身的官员的表情。
有人缄默,有人委屈,有人愤怒,有人失神……看的出来,他们很难理解赵泗的决策。
他同样注意到了新吏和诸子百家的神情。
他们振奋,他们充满了斗志,欣喜……看得出来,他们巴不得立刻将旧吏乃至于法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至于投机者,他们更多是好奇和沉思……
看的出来,他们并不在乎所谓的一家一姓的消亡,也不在乎学术斗争以及未来政治道路之争,谁输谁赢他们也无所谓,谁赢他们就支持谁。
赵泗坐定,诸臣见礼……
“诸卿请起……”赵泗抬手,端正了一下身形,目光落于朝堂之下。
“今召诸公,盖因国事,孤有惑,请诸公为我谏言。”赵泗沉声开口。
群臣为之应声,赵泗点了点头继续开口。
“昔年三皇治世……”
赵泗冗长地演讲拉开了大朝会的序幕,自三皇五帝至秦国一统……
赵泗宛若讲历史书一般娓娓道来……
政治就是如此,一个很简单的疑问都要讲很久。
好在赵泗现在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能够dú • lì完成一篇立意深刻的演讲。
起至三皇治世,随着历史发展,天下的变革,执政措施的变化,是故讲天下因变而兴,因沉积而亡。
至春秋争霸,诸国竞相求变,而国的兴。
战国时期,诸国相继变法,皆雄于一时。
讲到了宋襄公并且称赞了宋襄公的仁义,但天下时局不会因为他的仁义而改变,守旧反而成为了国家落寞的伏笔。
讲到了商君变法大秦因此而东出,秦国历代朝政之改革,提出大秦因商君而兴,乃至于一统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