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挂印辞官(2/4)
反而在县城各处酒楼茶馆和寻常陌巷中,传出了种种诡谲至极的阴谋论调。
有人说,王县令借着捐献修路一事,彻底扳倒了黄县丞,让黄县丞在县衙里再无半点威风可言,在重视人情面子的官场上,也再无抬头之日,这才将之逼迫着,不得不辞官而去。
更有人说,黄县丞是被王县令的心腹赵都头,三更半夜钢刀加颈逼他辞官,如若不从立刻满门诛绝。
如此种种,很快传遍了永顺县,也成为了县民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闲谈。
整个县城的气氛,都有些诡异起来。
就在那些稳重之人还在为此事辩解着,自发地帮黄县丞维稳风声,暗忖黄县丞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的时候。
黄县丞直接将官印,悬挂在了县衙公房的房梁上!
一身官服,外加所有腰牌和文书,尽数散乱堆积在公房里,被黄县丞弃之如敝履。
然后独自一人,穿着常服素衣,高昂着头颅,离开了他作威作福多年的县衙。
身边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既清冷,又孤傲。
经年权势翁,不与俗物争,既为家事平,两袖赋清风。
这是后来那些被蒙在鼓里的酸腐学子对他的评价。
王县令反复确认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一阵头脑发懵。
挂印辞官乃是古之名士的做派,没有半点儿作假之处。
同样也没有反悔的余地。
他用一种惊奇到极点的目光,看向同样表情的叶老,心中震撼难以言表。
两人都对黄县丞有所了解,自问早就看透了这人的种种小心思。
黄县丞是有着深沉心机,也会使些小手段,在修路计划上从中作梗,他们对此也多有提防。
如今黄县丞直接挂印辞官,没有任何预示,也没有任何的善后准备,这对他来说,和舍去性命几乎别无二致。
胆敢倾尽所有,不惜一切的来搏命,那就是真的不可思议了!
王县令脸皮抽搐着,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就到了如此地步。
你不同意捐献修路之事,那就出言抗议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