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1/1)
也省得四哥操劳一生,还要被后世的阴谋家诟病得位不正。
为了减轻四哥执政以后的负担,让他多活几年,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顾倾还打算带着他的死对头十三阿哥一起卷。
这样在雍正王朝他也能安心养老了。
毕竟福利局十分难得,他不想平白错过。
因此顾倾放下狠话,他要跟十三阿哥比,看谁先通过皇上的考校进入尚书房读书。
谁赢谁给四哥当跟班,输的那个人给赢的人当跟班。
赌约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顾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还真不是顾倾欺负人,他虽然穿过很多古代世界,胎穿却是头一遭,也没提前背过《三字经》什么的,至于满文、蒙古文照样要从头学起。
起点跟十三阿哥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十三阿哥高。
十三阿哥比他早出生两年,比他早两年接触满文,又因为住在永和宫,与九格格接触比较多。
九格格是太后养大的,太后是纯纯的蒙古人,九格格小时候只会说蒙古话,十三跟九格格玩得好,蒙古语的启蒙也比他早。
除此以外,十三还有一个优势,他已经三岁多了,可以开始启蒙了,德妃特意找了一个女官教他。而且十三住四哥隔壁,方便请教功课。
反观顾倾还不到两周岁,他说要读书,德妃心疼得跟什么似的,死活不肯给他请启蒙的师傅,顾倾能指望的只有完颜照。
还好完颜照足够努力,早把皇子启蒙的老三样背得滚瓜烂熟,还通过了康熙的考校,有能力辅导他。
满语她师承于德妃,德妃是嫔妃之中少有识字的,偶尔还能在康熙面前诌两首打油诗。
顾倾猜德妃之所以受宠,主要是因为她长得美,且肚子争气,可能跟她识字会作诗也有些关系。
毕竟康熙也爱作诗。
至于蒙古语,就不得不说完颜照跟九格格的闺中密友关系了。九格格的蒙古语得自太后真传,那可是根红苗正字正腔圆,比母语还母语。
“照儿,我想读书。”
晚上等奶娘去了外间,吹灯就寝之后,顾倾翻身面对完颜照求她帮忙:“我、我跟十三打了赌,我不能输,你教我读书好不好?”
“不好。娘娘说了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着急读书。”完颜照自己也养过孩子,很赞同这一观点。
她派武儿跟四阿哥的书童打听过,皇子们在尚书房读书很辛苦。每天卯时入申时出,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六个时辰在尚书房度过,放学以后还要自己温习功课。
因为皇上每天都会抽时间考校皇子们昨日的功课。
另外,皇上对皇子们读书的要求也很苛刻。
所学的每篇文章都要朗诵两百遍,背诵两百遍。考校的时候,不许落下一个字,不许背错一个字,否则视为不通过。
不通过还有惩罚,轻则抄书,令师傅用戒尺打陪读手心,代皇子受过,重则罚跪,甚至不让用膳。
据说皇上本人少时背书曾背到咳血。
皇上如此重视皇子的培养,让完颜照都有些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