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2/2)
“最初这腊肉卖不出去,我还以为没人喜欢,好在有几位去过蜀中地区的老饕点了,其他人闻到这香味也跟着点,没几天五斤腊肉就空了。”
“你这次,就先运上五百斤吧。”
二十文一斤的腊肉,五百斤就是十两银子。
这是挺大一笔生意了,要是放在以前,郑如谦拿个口信就走了。
但现在,发现了白掌柜的私心后,他狠狠心,还是道,“那白伯伯付个定金吧。”
二两定金拿在手里,郑如谦走出悠然居,望着湛蓝的天空吐了口气。
大哥总是说,这世界上没有单纯的好人,也没有单纯的坏人。
现在他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最多的,是为利益所驱使的人。
想通这一环节,白掌柜的所作所为也就不让人难受了。
郑如谦吸吸鼻子,开始想该怎么制作腊肉。
要是以前,他肯定让庞大山来做。
但五百斤的量太大,而且悠然居以后还会要,想要持久稳定地产出,就必须要有人稳定地制作。
那就只能……建个作坊了。
郑如谦在十里铺村的时候见过小作坊,一般是几个大娘蒸窝窝头,又或者几个婶娘在缝帕子,攒够一批,统一被收购走。
张姑姑就是如此,本身缝帕子就很辛苦了,还被中间商压价,只能赚个辛苦钱。
如果斜阳县的猪肉也是五文钱一斤的话,郑如谦是很乐意在十里铺村建作坊的。
遗憾的是,只有安水郡的猪肉才有这个价格。
“什么,你要在安水郡开个作坊?”
姜笙兄妹异口同声,满脸吃惊。
完了完了,二哥地主梦做太大了,不仅开始签工契,还想开作坊。
这作坊是需要工人和地方的,没个几十两银子下不来,要是赚钱还好,要是不赚,这几十两银子可就砸进去了。
姜笙捂着小荷包,说什么都不舍得。
“只斜阳县一个小分部悠然居就定了五百斤,要是我跟安水郡悠然居合作了,一千斤也做得,你算算多少利润了。”郑如谦苦口婆心,“要是不开作坊,我累死也做不出上千斤的猪肉啊。”
哪怕算上全家人头,连大哥都丢下毛笔去腌猪肉,也做不来。
“可是,安水郡你人生地不熟的,签谁呢?”姜笙不死心,还想再劝两句。
郑如谦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认识的人都在斜阳县,安水郡里没熟人,仇人倒是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