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3/3)
一上午的等待没有白费。
郑如谦差点哭出声来。
还好姜笙顾着局面,手脚麻利地称重打包,还去隔壁借来了秤杆,“伯伯您看,高高地九斤,一共三十六文。”
中年人没有废话,丢了三十六个铜板出来。
这人穿着富贵,长衫细布,比郑如谦身上的还要好,出手又阔绰,没把几十文钱放在眼里。
不像是镇子上的人,倒像是县里的。
姜笙眼明心亮,在他转身的瞬间大喊,“伯伯,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菌子,你要吗?”
中年人步伐一顿,扭过头,“如果一样新鲜,我都要。”
“新鲜,都是新鲜的。”姜笙兴奋极了,“伯伯如果不需要晒干,我们甚至可以当天送过来。”
中年人没说话,让随身的人把菌子抱好。
临走前,他悠悠道,“我可以收,但不会再来镇子上,你们若是想做这桩生意,就送到县里的悠然居来。”
也许是笃定这群小孩送不了那么远的距离,他说完便背着手离去。
悠然居。
听起来就很气派。
姜笙也去过县里,郑如谦就是她在县里怡红院后门捡到的,不能说是对整个县城门儿清,但大致的酒楼茶楼也都清楚,没听说过一个叫悠然居的呀。
“难道是新开的?”她忍不住嘀咕。
看了眼郑如谦,这个一直都傻乐呵的小胖子陷入到莫名的凝重中,显然是想起了些不愉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