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2)
市场上还没有卖足浴包的,郭成不了解它的功效。
邱阳道:“哎哟成哥,草药包你都不知道呢?我在南方那边有朋友,我听他们说这草药包在那边卖得可好了,各个商场一到货就会卖空,每天工作完,回家往那沙发上一坐,再用这个草药包泡一会脚,别提多舒服了。”
成哥问:“说得这么玄乎,你用过?”
邱阳哼了一声:“那当然,我肯定用过啊,不然我跟我这兄弟今天怎么能这么生龙活虎的,你看看那些人,再看看我们,气色是不是比他们好一百倍?”
草药包邱阳也是第一回见,什么南方的朋友,什么用过,都是他胡咧咧的。
他就是觉得赵亭松人不错,所以故意在郭成面前帮衬他一把。
郭成盯着他们瞧了瞧,发现他俩精气神还真的很不错。
他点了点头道:“那我今晚回家试试。”
草药包郭成连续用了三天,本来还觉得邱阳说得很夸张,但用了后,才发现这东西是真有效。
尤其是泡澡的时候放两包,睡觉的时候别提有多舒坦了。
第二天起来,腰不酸了,腿也不痛了,全身上下都轻快得很。
眼看着赵亭松送的草药包已经用完,郭成又赶紧联系他,想再多要点。
这是个好东西,哪怕花钱,他也愿意买。
赵亭松道:“草药包是我们村的人自己做的,你想要多少我这都有,其实我也有点事想请你帮忙,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今天话都说到这上来了,我就不绕圈子了,您要是觉得难办,就当我没说过。”
郭成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当然知道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像赵亭松这样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他还真是没怎么遇到过。
痛快人办痛快事,他也不喜欢那种拖拖拉拉的人。
他道:“你说。”
赵亭松道:“我想在您这边租个库房放东西,不知道行不行。”
郭成道:“哎哟,我以为啥事呢,我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不管谁来,只要拿钱,我都会租。”
赵亭松问:“一年租金多少钱?”
郭成道:“别人的话一年五百,你租,我给你便宜五十,怎么样,够意思吧。”
一年五百也不是小数目,但市场价就是这么多,郭成能少五十,都已经卖了赵亭松很大一个人情。
赵亭松算了算账,跟他来回的车损和油耗比起来,还是租库房囤货方便一些。
储存的问题解决,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打开北城这边的市场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4章
赵亭松打完零工,林砚池学校这边也开学了。
这学期赵亭松在北城待的时间比较长,林砚池也就没继续住校。
他跟室友的关系处得不错,这学期不住校了,大家都挺舍不得他的。
林砚池给宿舍的人都送了一盒草药包,表示以后谁要是有需要都可以找他购买。
除了室友,专业的老师他也送了不少。
这学期他们专业多了个老师。
老师姓孙,叫孙元德,五十多岁,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中医,医术高明,在北城这边很有威望。
可惜后来被人举报,家里被打砸,一家人都被下放到了牛棚。
孙元德治病救人多年,自然有不少人记得他的好。
那些人为了救他没少出力,终于在去年给他平反,知道他生活拮据,领导们还聘请他到学校任教,每周上两节课,周末还安排到他保宁堂那边坐诊。
保宁堂是目前北城最大的医馆,孙元德名气又大,每周到那问诊的人很多。
林砚池把自己做的草药包给孙元德拿了两盒,孙元德问他:“这是你做的?”
林砚池点了点头,道:“我以前下乡的那个村子很穷,我一直想用自己所学知识为他们做点贡献,现在我研究出了蚊香和泡脚的草药包,就盼着能用这些东西改善他们的生活。”
孙老师在乡下待了好多年,自然清楚那些地方的日子有多难过。
“难得你有这份心。”
林砚池道:“都是没事瞎琢磨的,跟您比起来,我对药材的使用还太稚嫩了些,老师您先试试看,要是觉得哪不好,您提出来,我一定改进。”
孙老师道:“行,那我就拿回去试试。”
足浴疗法在中医中属于外治法,通过泡脚达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理气和血的功效,孙元德这样的老中医,平时也会用草药泡脚。
但是他制作得不像林砚池这么简便,现在有现成草药包,他当然也会试试看。
泡脚之前,他先取出一小袋,然后用剪刀把袋子剪开,将里面的药材倒出来检查了一遍。
没有什么相冲的药,搭配得也挺不错,就是他有心想提意见,也找不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他是这学期才开始任教的,没想到学校竟然还有这样的苗子。
孙元德觉得林砚池有天赋,便让他周末一起去保宁堂跟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