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2)
可是跟赵亭松一组,这人只管自己从来不会管别人,以前跟他一组的老知青因为没完成任务被罚过很多次。
后来在知青里就有一条约定成俗的规矩,干活的搭档能不选赵亭松就不选他。
陆兴邦又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听他们说这傻子会在支书面前打小报告,干活的时候注意点,千万别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别看他呆头呆脑,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支书可宝贝他呢。”
林砚池感激地点点头:“谢谢,我会注意的。”
书里没说过关于赵亭松的任何事,林砚池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会是这样一个人。
要不怎么说人不能貌相呢?
拥有这么一张出色的脸的人竟然是个傻子,说出来谁能信。
难怪他觉得和这人相处的时候有点怪怪的。
被他们议论的赵亭松已经往水田那边去了,不过他似乎并不着急,走得有些慢。
每走几步,他就会回头看一眼,见那群知青还聚在一起说话,他很不高兴地皱了皱眉头,站了一会儿后,又继续走。
知青们一头雾水:“他这是在做什么?”
如此反反复复几次,就见赵亭松突然转过身来,大喊道:“你怎么还不跟上来。”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等林砚池。
对此,林砚池也很意外,他目光落在赵亭松身上,再次为他的颜值惊叹。
还真是人如其名,就那样随便站在那里,他的身姿就跟松树一样挺拔,浓眉大眼,五官优越,除了皮肤黑了些,其他地方实在让人挑不出错来。
赵亭松外表看起来倒是哪哪都好,可惜,这位帅哥不太会做表情管理,喜怒哀乐全在脸上,比如这会儿,瞎子都能看出来他的急躁和生气。
徐东道:“你快去吧,等会儿我要是先干完就过来帮你。”
“没事,你不用来。”林砚池说完这话便小跑着朝赵亭松去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赵亭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林砚池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给他下定论。
第4章
林岗村依山傍水,环境带着一股还未被开发的淳朴和优美。从晒谷场到水田处有很多崎岖小路,林砚池刚来,对村里的田地不是很熟悉,只能跟在赵亭松后面,让他带路。
这也是赵亭松等他的原因。
刚刚入夏,晨风吹在身上还是凉凉的,路边的野草还没受到烈日的洗礼,这会儿倒是朝气蓬勃。
赵亭松这个人身高腿长,走起路来半点都不含糊,林砚池在后面努力追赶,仍旧被他甩了一小段距离。每次林砚池要追上他时,这人脚下生风般恨不得一步当做两步用,两下又把林砚池甩在了身后。
简直就是故意折腾人。
眼见追赶无望,林砚池也懒得搭理他,放慢步调,慢腾腾走了起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就将自己累个半死,等会儿哪还有力气干活。
赵亭松回头看了他一眼,不满地问他:“你怎么走这么慢?”
林砚池慢慢悠悠地跟在后面,闻言,只道:“累。”
赵亭松不太高兴,难怪村里人常在背后议论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一个个娇气得不得了,还没干活就喊累,等会儿可怎么办?
他一副看穿了林砚池在打什么算盘的样:“不要装可怜,我不会帮你干活的。”
哈?他什么时候让赵亭松帮忙干活了,这人脑回路一般人可真是跟不上。
不过赵亭松都这样说了,那他等会儿可不得找他帮忙,不然白白受他这样揣测。
赵亭松很想丢下他一走了之,只是赵保国叮嘱他,让他带着这个知青好好干活,他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把人丢下。
“我走慢点,你跟上。”
林砚池嘴角弯了弯:“行。”
布满杂草的小路尽头,有几丛芭蕉树,芭蕉树旁有一条小水沟。小水沟往下,就是一大片水田,阡陌纵横,远处有几个勤劳淳朴的老乡正弯着身体在田间劳作。
而面前这片还未有秧苗痕迹的水田,就是林砚池和赵亭松今天的作战场地。
林砚池眉心跳了跳,他知道这个时候的劳动量大,但没想到这么大。
秧插完了,他这腰也别想要了。
不过他没想退缩,城里来的知青都在干,没道理他就不行。
不就是插秧吗,怎么可能难得了他。
赵亭松不是个好老师,但他是个好学生,观摩一番就依样画葫芦下了田。
赵亭松不放心地看了他两眼,别说,林砚池干得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学着赵保国平时夸他的样,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冲着林砚池竖起大拇指:“不错,干得好。”
他模仿赵保国的样子有些滑稽,林砚池直起身子忍不住发笑。
他本来没打算占赵亭松便宜,可这人偏要自己送上门来。
看了一眼赵亭松那块田的进度,林砚池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冲着他勾了勾手。
样子狡黠得像只小狐狸,一看就是在打什么算盘。
赵亭松防备地看了他一眼,站在田埂上问:“什么事?不会是要我帮你干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