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3)
这次赵亭松倒是答得很快,他摇头:“没有。”
说完又怕赵保国不信,他又道:“他很能干,比那些知青都要厉害。”
听到这话,谢金枝差点惊掉了下巴。
自打她嫁进来开始,她这小叔子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从来没有从他嘴里听到过任何一句关于别人的话。
今天太阳倒是打西边出来了,他竟然还夸起那城里的知青来了。
谢金枝给自己男人使了个眼色,却见赵春风跟饭桶似的只顾埋头吃饭,公公婆婆也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倒显得她特别不淡定似的。
老赵家的人平时疼赵亭松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怎么今天他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个个的半点都没放在心上,搞得她这个当大嫂的都不好再问两句。
没放在心上是不可能的,等赵亭松吃完饭离席的时候,一心扑在饭上的赵家人齐齐放下手中碗筷,互相看了一眼后,沈红英先开了口。
“那知青是谁,什么来头,多大岁数,人品如何?”
谢金枝轻啧一声,这话问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要跟那小知青结亲。
不过这些问题她也挺好奇的,不禁竖起耳朵,想听赵保国怎么说。
只赵保国道:“就那个叫林砚池的知青,你应该认识的。”
沈红英想了想,这知青他确实认识,应该说他们村里挺多人都认识他。
林砚池刚下乡那阵,村里牛奶奶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头晕昏倒,是他救的,自此牛奶奶一家逢人便说他好。
这知青平时和他们村里人相处也不像有些知青那样傲气,乐于助人不说,脾气还好,村里好些人对他的评价都还不错。
听得多了,沈红英对林砚池的印象倒也不差。
赵亭松小时候生病烧坏了脑子,大脑发育比一般人晚一些,在赵保国夫妻加倍的关心照顾中,他健康长大,日常生活虽没问题,但和普通人终归有些不同。
他打小就没心眼,以前没少被村里那些坏东西算计,若不是她们夫妻俩在村里有些地位,能说得上话,这傻儿子不知道要吃多少亏。
不过赵亭松虽然在某些地方有点死脑筋,但他对人的情绪比较敏感,别人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是能感受到的。
如果和林砚池相处得不好,他今天回来绝对不会是这种反应。
出现在他身边的人,赵家人都会格外留意一些,若是有不对劲,她们肯定要出手干预的。
目前看来,林砚池没什么值得他们防备的地方,既然如此,让赵亭松和他试着接触也无妨。
-----
林砚池倒是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功夫,赵家人就将他扒了个底朝天。
回到宿舍,他就累得瘫倒在床,连手指头都不想再动一下。
其他知青比他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都横七竖八的倒在床上不想说话。
知青点的人是吃大锅饭,洗漱完大家就拖着宛如残废的身体走到食堂,就听到一群知青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不知道在讨论些什么。
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讲知青点要重新选点长的事。
林岗村知青点三十来个知青,村里的领导干部也管不过来,平时肯定是要让知青点的人帮忙照顾一下的。
林砚池他们没来之前,知青点的点长叫沈光明。
沈光明是个老高三,下乡好几年了,表现一直不错,最近公社煤矿要招个会计,村里就推荐了他去。
他这一走,知青点的点长位置自然就悬空了。
这其实是个苦差事,权利没有半点,责任倒是比天大,有人的地方就有摩擦,点长整天就忙着调理知青之间的矛盾,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忙得晕头转向。
若是处理不当,还落人口实,惹人埋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