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2/2)
建宁身形晃动,一个重心不稳坐在地上。她面带祈求的看向太后,她知道错了,希望太后不要听皇上的。
吴家什么样建宁心里清楚,在他们心中最看重的还是利益。假如她不再是皇家得宠的公主,她不敢去赌吴应熊会对她怎样。
太后却没有在看她一眼。对建宁她太失望。
她不反感建宁给吴家出头,前提是这件事真的是玄烨几人的错。建宁在不清楚实情的时候,一口咬定玄烨几人,后来皇上说出实情她还妄图给吴应麒求情,如此种种都让太后厌恶不已。
皇上有句话说的没错,建宁不仅仅是吴家妇,还是皇室公主。但凡她替玄烨考虑那么一丁点,事情也不会到如今的地步。
“皇上的要求,哀家准了。就撤销她的封号,降为和硕格格吧。”
明明是皇室公主却被降了一级成为和硕格格,对建宁来说是极大的讽刺。
想当年遏必隆的生母做错事,也只是被剥夺了封号。
皇室公主被封为和硕格格的,后金、大清建宁都是独一份。
建宁瘫坐在地上,听到太后对她的处罚,她往前爬了两步试图去抓太后的裙角,“太后,建宁知道错了,求太后开恩,求太后饶过建宁这一回吧。”
建宁哭的可怜,太后并不为所动,她面无表情的看着建宁,“建宁,不是哀家心狠,之前哀家已经给过你机会了。你打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哀家以为你会发现会改,现在哀家才知道自己错了。”
“建宁你休要在为难额娘了,还是先看看这个再说吧。”说着他拿出一份奏折扔在建宁脚步。这是鳌拜今儿早上上的折子。昨天他就在现在,亲眼目睹了一切,他在折子里痛批了吴应麒所做的一切。
他说吴家对大清根本不是真心臣服,留着吴三桂早晚是个祸害,他甚至建议皇上派人灭了平南王府。
“吴应麒对皇家不敬,他一个孩子哪里懂得那么多,朕有理由怀疑这一切都是平南王府教导的。朕没有去找吴三桂的麻烦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你还在这哭嚎什么?”
“至于平南王府,平南王镇守云南有功,朕听说他一直在追击永历,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罚俸十年以儆效尤。吴世子在京城很好,平南王夫人若没事就直接回云南,无招不要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