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1/2)
一行人先去见了顺治,之后孔延训又去拜见太后。
太后对孔家兄妹的态度很好,说起定南王殉国,还湿润了眼眶。
这一举动又引得孔家兄妹眼泪连连。
孔延训:“这段时日多谢太后娘娘、皇上对四贞的照顾,如今臣已经回京,希望太后、皇上能允许臣带妹妹回家。”
孔延训不是笨蛋,妹妹嘴上不说,他也能猜出妹妹这段时间过得不好。他们是异姓王之后,与皇家没有血缘关系,无亲无故的,太后与皇上对她的关照就是双刃剑,流言蜚语必不可少。
他孔家若是没人,妹妹住在宫里也就罢了,如今他回来了,就得给妹妹撑腰。
太后看向孔四贞,“四贞是个好孩子,哀家跟皇后都很喜欢她,特别是长公主,每天‘四贞姑姑长、四贞姑姑短’,若四贞走了,她该难过了。”
自孔四贞扶灵回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太后就在考虑对定南王遗孤的安置问题。如今大清并不稳固,若皇上不能妥善的安置定南王后人,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当时他们以为定南王只有独女活了下来,太后以为最好的安抚方式就是把这位孔氏郡主纳入后宫。孔氏女做了皇妃,相信定南王旧部也会归顺皇上。
见到孔四贞后,太后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皇上为何喜欢董宛宛,不就是觉得董宛宛有才学是他的‘知音’么?
董鄂氏再有才学能比得上家学渊博的孔氏?
孔四贞长得貌美,性子也是真的婉约,如果她入宫,那才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若孔家全家殉国,太后自然可以全权做主。如今人家的亲哥哥回来了,太后也不好独断。
孔延训沉思片刻道:“多谢太后与皇上对四贞的厚爱,四贞都跟臣说了,生前没能孝顺父母,她想多给父母守两年孝。按照四贞的说法,如今我们还在孝期,住在宫里确实不方便。还请太后。皇上谅解。”
太后虽有心,孔延训坚持她也不勉强,“那好吧,不过哀家记得定南王在京城并无宅院,四贞在宫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也交了几个朋友,不如再让她住些时日,等找到合适的房子在出宫,顺便也让她跟朋友道个别。”
孔延训当即站起来,他郑重的行礼,“多谢太后,多谢皇上。”
太后话都说到这份上,他若再坚持未免有些不识好歹。孔延训打定主意,他明天就出去找房子。
顺治道:“世子客气了。我看世子跟简亲王关系还算不错,一事不烦二主,这段时间世子可以暂时住在简亲王府。”孔四贞可以住在宫里,孔延训一个成年男子就有些不合适了。简亲王府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