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1/2)
那些注解确实是林如海当年亲手所出,不过书却不是什么旧书。
这么说吧,打林如海科举入仕,还是当今钦点的探花郎后,他的那些旧书注解就值钱了。
每年都有人来林家求书,但书就那么一套,林如海自是舍不得将书送人。再一个送这个不送那个,送来送去更容易得罪人,于是林家就有专门的人负责誉录抄写。
当初贾敏也想给贾珠整一套了,但贾珠当时进了国子监,阖家老小全都是贾珠定能考状元的态度,倒弄得贾敏不好将探花的注解拿出来误''状元''子弟了。
早前在收拾给贾家各人的土仪礼物时,黛玉先是想着要不要给宁国府的人也准备份土仪,随后又发现女性长辈和姐妹们倒都好准备,两个舅舅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成亲的同辈男丁怎么准备,没成亲的兄弟子侄又要准备什么就挺为难人的。
拿着家里的帐本子,翻看历年的走礼情况,一边给贾家众人备礼,一边还跟林玛嘀咕这家人口忒多。那套注解是后来加上去的,还真就是特意给宝玉准备的。
因为黛玉还记得罗宁之前说过的话——宝玉肩上的担子不轻。
……
王夫人原本还想反驳黛玉一回,想说宝玉跟别人不一样。随后听到黛玉故意说漏嘴的“荫监名额心神就震了一下。
无他,荣国府原也有个荫监名额,但那个名额当初已经给贾珠用了。贾政官职太低,宝玉想要进国子监…只能自己努力了。
林家现在还没儿子,贾敏那贱人又至今了无音讯,那个名额林家未必用得到……听了黛玉这话,王夫人就开始琢磨怎么将林家的那个荫监名额弄到手。不想这边还没想到怎么将宝玉送进国子监,黛玉又放了包鱼饵出来。
没错,无论是荫监名额还是那什么注解,都被黛玉拿来当鱼饵钓鱼了。
而这个缺德的主意,就是林现在刚刚来荣禧堂的马车上悄悄说与黛玉的。
她问月钱,那你就问前程。咱们不差钱,她可未必不上心。至于林家那个国子监的荫监名额会不会让出来…宝玉才多大,急什么呀。
十十
黛玉一说完,王夫人看黛玉的眼神都发生了180度转变。温和亲切的拉过黛玉的手,先笑着谢过黛玉千里迢迢还带了那么要紧的东西来。随后又跟黛玉说了好些家常,演了一回慈爱好舅妈。
"……知道你们来,特意让凤丫头收拾了桃花源出来。你们不知道,那处院子小是小了些,却建得极为结实朴雅,你们刚刚从南边上来,一时换了水土气候,住那里正适合。早年你大姐姐在家时就总想要搬到那里去。”
黛玉闻言垂眸浅笑,轻声说道“多谢舅母费心。”
其实林玛也听出那处桃花源可能不咋地,但她只要对比一下碧纱橱里间,便觉得再如何“朴’,也是处dú • lì院子。
挺好的。
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丫头来回话,“老太太那里唤人了。”
闻言,王夫人便带着黛玉起身,牵着黛玉的手穿过后屋,走了后门入了条宽夹道。
王夫人牵着黛玉的手,黛玉又牵着林琊的手,三人并排往荣庆堂走,王夫人还抽空指了一回凤姐儿和贾琏的院子给黛玉看。
黛玉和林羽中午饭就没吃。当然了,因着迎佛相入府,贾家今天也没吃午饭,刚都在贾母房里对付了些茶点果子,混了个半饱。贾母小歇了一会儿醒来,便吩咐提前用晚饭给黛玉接风。
哦,还有林翊。
那些注解确实是林如海当年亲手所出,不过书却不是什么旧书。
这么说吧,打林如海科举入仕,还是当今钦点的探花郎后,他的那些旧书注解就值钱了。
每年都有人来林家求书,但书就那么一套,林如海自是舍不得将书送人。再一个送这个不送那个,送来送去更容易得罪人,于是林家就有专门的人负责誉录抄写。
当初贾敏也想给贾珠整一套了,但贾珠当时进了国子监,阖家老小全都是贾珠定能考状元的态度,倒弄得贾敏不好将探花的注解拿出来误''状元''子弟了。
早前在收拾给贾家各人的土仪礼物时,黛玉先是想着要不要给宁国府的人也准备份土仪,随后又发现女性长辈和姐妹们倒都好准备,两个舅舅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成亲的同辈男丁怎么准备,没成亲的兄弟子侄又要准备什么就挺为难人的。
拿着家里的帐本子,翻看历年的走礼情况,一边给贾家众人备礼,一边还跟林玛嘀咕这家人口忒多。那套注解是后来加上去的,还真就是特意给宝玉准备的。
因为黛玉还记得罗宁之前说过的话——宝玉肩上的担子不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