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2/2)
小时候他们一家也是和和乐乐幸福过的,他至今记得小时候他半夜发烧,母亲鞋子都来不及穿,抱着他往医院狂奔的模样,记得她路过商场舍不得买裙子,却毫不犹豫掏钱给他买玩具的样子,还有父亲给他骑大马,背着母亲偷偷给他糖,带他去游乐园去野餐,以及父母一起牵着他的手让他荡秋千的情形。
一幕幕他记得清清楚楚,大约过去太美好,他从心底逃避,不愿意面对父母已经改变的真相。
说他心软也好愚孝也罢,总归他没有办法真正做到狠心舍弃。
江愔自然不能将自己穿越的事说出来,这个秘密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带进棺材里去,只道:“我刚看完,写的太惨,感悟有点多。”
这倒不是假话,从穿越过来他就一直在学习,专业性的书籍,譬如理化生医学建筑等等他看不懂,除非请家教,但以“江愔”的人设请家教不现实,他也没有考大学的打算,所以大都看的是大众款的小说名著。
既能刷个积极向上的印象,又不会惹人怀疑。
可惜国外那些名著他不怎么看得进去,别扭的表述方法和稀奇古怪的姓名,他看得直头疼。
唐宋明清时期的书籍大都是文言文,倒是对了他的口味,但除了课文要求背诵的那些,他拿出来看陈单肯定会觉得奇怪,毕竟以原身的语文水平,绝对是看不懂的,所以也就借着演戏人设了解一下这里的历史,读了读四大名著和诗词。
平时看的更多的是民国至近现代文人书写的篇章。
鲁迅、梁秋实、茅盾、巴金等等,到金庸古龙,甚至张爱玲,这些人的代表作他都看过了。
相比起来,他比较喜欢鲁迅和古龙,一个言辞犀利堪破人心,极有意思,另一个则是因为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了。
喜欢的他会找出来全看一遍,不喜欢的,看过代表作就没有再翻,只有个了解,不至于出去被人当文盲就行。
紧跟着到了当代,他挑书的时候首选了名字比较吸引他的《活着》,结果看完整个人都抑郁了。
祁百嘉显然也是知道这本书的,顿时就乐了:“你也是真会选,我当初看完电影就没敢去看原著,你这上赶着找不痛快呐,哈哈哈……”
这一笑,倒有点恢复之前的状态,瞧着没那么叫人担心了。
笑完摆摆手:“行了,不提这些了,你过年什么打算,回家过还是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