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 第24章 吉贝者,棉花也(3/4)
刘贺和龚遂如此大动干戈,深入危险的岭南,自然不是为了让老人家重游年少时的故地。
而是为了找寻一种东西,说得准确一些,是一种可以改变大汉百姓生活的植物。
昌邑王宫明面上放出去的消息是昌邑王贺患了严重的头风病,需要一种名为吉贝的花为药引,这种植物“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只有岭南才有人种植。
而在昌邑王宫里,刘贺更愿意把吉贝称为棉花,是将来取代麻的植物。
为了“老臣为救主命深入不毛”的故事显得更为逼真,戴宗等谒者也同时在昌邑国中放出话去,声称王宫愿意以十万钱从民间购买吉贝。
于是,龚遂的南行就更无懈可击了。
此刻,当刘贺确定龚遂安然无恙之后,才接着问道:“郎中令在信里有没有提到棉花的事情?”
“提到了,郎中令一路向南,快要进入南海郡的时候,终于在一户土人的菜圃里看到了棉花。”
“带回了种子吗?”
“不仅带回了种子,还带回了当地土人用棉织出来的布。”
“而且郎中令还连同那家土人一起带了回来,男人擅长种棉,女人擅长用棉纺纱织布。”
姜果然是老的辣,龚遂竟然把这一层也已经想到了。
听到这里,刘贺忽然有了一点点疑问:“这土人怎么愿意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呢?”
“郎中令在信中没有写,左不过是在岭南不便谋生吧,下吏听闻那里虫蛇肆虐,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
禹无忧说得理所当然,让见识过后世岭南繁华景象的刘贺不禁暗笑了一番。
不管那家土人为何而来,听到这里,本来忙碌了大半天,已经有了些疲倦感的刘贺顿时又兴奋了起来。
棉花传入中国分为南北两条线路,一条由中亚到西域;一条由中亚到贵霜到交趾,再到岭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