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 第14章 土地兼并之祸(2/4)
可是实际情况却没有理论数据那么美妙,而造成这种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农户手里根本就没有一百亩地。
大汉没有授田律,农民想要有地种只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军功授爵,得到爵位就可以得到土地。
第二种是佃租地主的地,然后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与地主形成依附关系。
第三种是开荒种地,只要按律登记,大汉承认开荒的土地是私人所有。
第一种获得土地的方法姑且不谈,不仅要看天时,还需要看机遇。
于是后两种方法就成了最常见的获得耕地的办法。
租赁地主的土地,最大的弊端就是承担高昂的地租。
此时,大汉朝廷收的地租是十五什一,并不算重,但是地主收的佃租却高大“见税什五”,佃户每年的收成有一半要交给地主。
一个三口之家累死累活一整年,交完地租之后,留下来年的粮种,再去掉一年的衣食开销,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根本就不能攒钱来购买好的土地,只能一辈子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当他们的附庸。
那么,农民想要翻身,想要摆脱地主的控制,就只剩下开荒种地这一条道路了。
而只有提高了劳动效率,才能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开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