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2/2)
那个考生的一声喊叫,叫得很响,叫完之后还看看左右,颇有些威武不屈的架势,显然是等着大家附和。
可惜,周围人纷纷侧目,不仅没人附和,还有人对那考生不屑地说道,“你竟然不知道他是谁?”
第232章送命的考题
周围考生不仅没跟着叫嚷闹事,反而不屑地问那考生,“你竟然不知道他是谁?”言下之意,显然是觉得他孤陋寡闻。
那考生有些懵圈,“他是谁啊?我为何要知道他是谁?”
“那是刘衡啊。”
“他是与善茶棚的刘二郎!”
站在那考生边上的人,纷纷说道。
这些考生说着话,看到刘衡还站在龙门架下看向这边,有一些考生纷纷躬身向刘衡行礼,更有人大声叫道,“刘二郎,若非你家茶棚伙计转告消息,我等都要错过此次考期了,我等多谢二郎仁义。”
会试三年一考,这些人要是不知道重考的消息,就只能等三年后了。每场会试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一次考试就多一次机会。刘衡分享消息,就等于白送了他们一个机会啊。
还有人笑着拱手,“刘兄的学问我们甚为佩服,刘兄安心考试,必定能够金榜再题名!”
随着这些人的话,正排队等候入场的考生里,有不少虽然没说话,却是冲他长揖行礼。
“原来他就是刘衡!”叫着不满的考生,看着前面走远的清瘦身影,喃喃念叨了一句,再无异议。
如今的考生,谁不知道刘衡?
他与其他几十个上榜的考生一同入狱受审,唯有他,酷刑之下不失风骨,宁死不肯屈招。
唯有他的家人,为他鸣冤叫屈,闹徐府、上金殿、面圣驾;面对满朝文武侃侃而谈毫不露怯。也因为刘衡的不屈、家人的一闹,一个刑部尚书间接丢了性命,首辅二公子打入了大牢,圣上下旨重开会试。
对这些考生们来说,他们这一场重考的机会,都拜刘衡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