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浮生 第四十六章 风月(二)(2/2)
“我想来找父皇,问些事情…..”
他有些为难道:“这会子皇上可能见不了公主。”
静檀正要说什么,里头便传来皇帝的声音:“檀儿进来罢。”
于是静檀喜滋滋的跑进去,便见皇帝独坐在桌前,擦拭这那柄剑,见她来了,将剑收入鞘中,笑问:“檀儿睡不着吗?”
“夜里想事情,睡不着,想找父皇求解。”她见了礼,便被他抱在龙椅上坐着。
他打趣道:“哦?你小小年纪,想什么想的睡不着?别是想着怎么去偷吃到你母妃那里的糖莲子。”
静檀板起脸,故作严肃道:“我是来问问父皇为何要将陈娘娘打入冷宫的!”
皇帝转过头,看着茶盏若有所思,见他不说说,静檀又问:“那日在万岁山遇到的人可是陈娘娘?父皇是因为陈娘娘说的那些话才将她打入冷宫的吗?如果是的话,我想求父皇放她出来….”
皇帝突然困惑道:“平日也没见檀儿与她有多熟,怎么这次这么帮她说话?”
“因为陈娘娘是因为我才进去的,听闻冷宫骇人,我平日虽与陈娘娘不大见面,可是她还是二哥哥的生母啊,我不想二哥哥与母亲不得相见。”
皇帝抿了口茶,笑道:“不是檀儿的错,是陈娘娘自己做了错事,檀儿也知道宫里的规矩,犯了宫规,无论是谁,都要承担这后果的。”
静檀着急道:“陈娘娘犯了什么错要父皇让他们骨肉相离?”
“檀儿还小,再大一些会明白的。”见她还欲争辩,他又问道:“你母妃今日身子可好?”
“不好,今日又咳嗽了…..”毕竟是小孩子,别人一转移话题转的还是她母妃,便忘了刚才要争辩什么了。
静檀在垂文殿待了不多时便垂头丧气的出来了,她暗暗抱怨自己父皇的脾气,不肯听人言。
见她这模样,阿衡跟着叹了叹道:“公主,奴早说了,出来这么大的事皇上是不会听人劝的,毕竟陈娘娘行刺了皇上。”
“瞧母妃的模样是不可能插手此事的,我求不了父皇就真没辙了….”她踢了踢脚下的一块碎石头,那石头“嗒”的一声被踢的撞到另一块更大的石头上去,她突然心生一念,扯着阿衡的袖子,拿糯糯的声音说道:“阿衡哥哥,我们送些御寒的衣物去给陈娘娘罢!”
“万万不可!”阿衡将手收了收,却被她攥的紧,收不回来,又为难道:“那个地方守卫森严,岂是公主能去的。”
她垂下头,一脸的委屈道:“若是不做些什么,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现下不能帮她出来,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好罢,东西也只能送至梅园,不过公主不能去,交由奴去办便是。”阿衡实在禁不住她撒娇。
“好!果然是阿衡哥哥比较疼我!”
说着,二人便回宫去准备衣物,一路上,静檀又缠着他说自己没去过梅园,想跟着一起去瞧瞧,日后若是不慎走失还能自个找着回来,阿衡知晓她自小有不识路这一个毛病,想着自己一直跟着她想来也无事,于是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只得答应。
那时正值九月天,梅园只有几株开早了的梅花,阿衡不让她跟着进去,静檀只是在梅园口等着他。
梅园较大,低处偏僻,现下又入了夜,四周没有什么人,等了半日后一阵夜风袭来,刮起了她一身鸡皮疙瘩,竟有些后怕起来,望望前方林子里有些昏暗的烛光,在望望身后的一片漆黑,再原地撞了半日胆子,她还是觉得去找找阿衡好些。
她不知道梅园的烛火是怎么安排的,有时候是两树一灯,有时候走了好大一段路才能碰到一盏,越往里走,灯光越暗,她她身量不高,在树树高过她头顶的林子里东绕西绕,也不知饶去了哪里,待她意识到自己多半已经迷路时,已经是陷入一片黑暗中了。
“我自不愿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可是她说的那些有理有据,我竟无法反驳….”
黑暗中隐隐约约听到了这一句,声音有几分像她大姐姐,她一时激动起来,像是一把救命的稻草,她急忙去寻那声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