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浮生 第三十七章 朱砂(三)(1/2)
“奴知道殿下向往宫外的人,可是殿下只看到了繁华的一面,殿下在宫里锦衣玉食惯了,没有尝过人间疾苦,若殿下尝到了民间疾苦,殿下便不会这般向往了。”说完,阿衡自嘲一笑,“不过殿下是不会尝到的,因为殿下从来都是天家的人,人见烟火不适合殿下。”
静檀眸子黯了黯,“你想说就如今日吗,我只是去了几个时便引出这些事来,封了永安大街,惹的民众不能中元观灯,祭祀。”想来这审训结果不光是给她一个交代,更是为了给无辜的民众一个安心。
“殿下恕罪,奴失言了。”阿衡自责的跪在了地上。
会吗?她会改变想法吗?或许她经历过他所说的人间疾苦会改变想法的,或许不会…“你没有说错什么,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
“其实殿下不必忧心,到了明年殿下便及笄了,到了议亲的年纪,到时候公主出降,自然是要搬出宫外的,到时候驸马会陪着殿下一起观灯,一起游街,一起——”
静檀突然打断他的话:“两位姐姐尚未出降,我怎么能想着些?以后不要再提什么出降不出降之言。”
听着她语气突然冷起来,阿衡怔了怔,后只得闷闷说道:“是,奴知道了”
入睡时因着手上有个伤口,只能侧向一边睡,因此她睡的不大安稳,夜里醒来回想起今日所发生的的事,脑中又是疑问,那个叫做嘉名的回纥人做事倒是挺周全的,救了她们还将她们送回来,还知道去知会阿衡,可是,他是怎么认识阿衡的,又是如何知道她带了阿衡出来的?
因为一时想不出答案,她想了片刻便又沉沉睡去,一觉到天明。
话说那位跌倒的老伯由阿衡雇的车马在封了街道前送了出城后,便匆匆让车夫回了城,家住的不远,说能自己回去,那马夫见将要封街,也没有推拘,便驱车回了城。
老伯走到一个僻静的凉亭,果见一个一身黄衫的贵公子坐在那里等他,他堆笑这走过去:“二公子,老朽已经照你的吩咐,支开了那叫青争的身旁的随从,看着那随从不像普通人家的,那青争更是一身贵气,老朽惹上他们,会不会….”
王右庭摇着扇子一脸的轻松:“你放心吧,那小子喜好打抱不平,本公子的计划毫无破绽,他们不会找上你的,要找也是找本公子。”
“敢问公子对他做了什么,老朽出城时听闻要封街…”
王右庭‘啪’的一声收了折扇,“封街!?”
王右庭身边一小厮开口吓唬道:“不该你问的你别问。”又从车马里拿出一包银子,丢给他道:“这些银子足够你下半辈子养老了,快拿着银子出城去罢。”
那老伯也算识趣,给他是命令本来也只是支开一个人,他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如今事成,自然应喜滋滋的拿着报酬离开这是非之地,于是千恩万谢的出了永安。
待老伯走后,那小厮悄声道:“公子,要不要奴把那老头灭口?”
王右庭叹道:“不可不可,年前才因为如烟馆的那案子害我被父亲和大哥训斥了许久,还被关了半年禁闭,这段日子可不能再出命案。”
回想方才那老伯的话,他不解道:“顺子,不过是去搞一个毛头小子,怎么会弄到要封街呢?”
那唤做顺子的回道:“不知城里境况如何,二公子出来也半日了,不如先回府,再去打探。”
王右庭赞道:“你说出了本公子的心声!”说着,收了折扇,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而此时的永安驿站,嘉名正悠悠的吃着露白茶,静静听着来人汇报今日的灯会之乱,那人依旧是长长帷帽遮面。
“王右君对外说怕刺客有余党,封了街,实则是为了追捕方狄温景二人,派了一批人出城去,属下依主子的吩咐,将他们藏在城内,只是,他们会不会查到主子头上?”
嘉名笑笑:“放心,有他那傻弟弟给我们背锅呢。”
“那王右庭….”那人欲言又止。
嘉名抿了一口茶,说道:“你不是个吞吞吐吐的人。”
“那王右庭…说要纳了我….”这是她第二次未对他自称属下。
嘉名正在掀茶盖的手顿了顿,“是吗?吊足了胃口他自然耐不住要纳你,进去了以后依计划行事便可。”
“你就没有什么话了吗….”话刚出口,她立即改口道:“主子,属下不会让您失望的。”言罢转身便要走,谁想手突然被抓住,身子被一股力量往回一拽,她整个人便跌在他怀里。
“主子….”她下意识的挣扎。
“明明很想来我怀里,如今在我怀里了怎么反倒害羞了?”他注视着她,似乎是要把她看穿。
纱幔遮着她的脸,看不清表情,嘉名却知道她现下定是一脸的绯红,他将手伸进去轻轻摩挲她的脸,继续道:“我怎么舍得将你交给那个庸才,你就像那西域的郎君清,闻着心醉,却是比它还容易让人醉上几分….”说着,隔着那层薄薄的纱幔吻上她的唇,又道:“只是如今大业未成,我不能执着于儿女私情,否则回了汗庭,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你可明白?”
“我知道你的难处,我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为你做的….”她闷闷的说着,语气带着哭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