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原来他也是我义子!(2/3)
“中郎将段煨可为其副,辅助黄琬。”
董浊此言一出,那些之前没有资格接受董浊邀请参加筵会的人心中顿时一怔。
司空?!
典农中郎将?
黄琬?
众人眼光不知觉向黄琬瞟去,而此时的黄琬安静的立于殿内。
黄琬之前便是司空,只不过因为反对董卓迁都被罢免了,现在又给他按了回去。
众人心中难免有些诧异,看样子董相国是和黄琬修好了?
刘协闻言,依旧轻声道:“依尚父所言。”
“命黄琬为司空,领典农中郎将,段煨为其副,负责屯田一事。”
这时只听董浊接着说道:“光禄大夫杨彪,博学多才,海内闻名,臣表杨彪为太尉。”
太尉?
杨彪?!
这时就连黄琬脸上都露出诧异之色。
太尉,那可是三公之位,管军事。
只不过现在朝廷兵马都是有董浊亲信人马掌握,这个太尉只能算个名义上的军事长官。
但这份殊荣也是不可多得,杨彪出任太尉后,杨家可就是有四位位列三公的人了。
说出去可是比袁绍还要显赫一筹。
刘协闻言也愣了一下,他年纪虽小,但却早慧,既然董浊这样说了,他还是开口道:“依尚父所言。”
董浊见小皇帝应声,接着又说道:“中郎将蔡邕,旷世逸才,臣表其为司徒。”
这……
殿内众臣这一下完全懵了。
今日这朝会不一般啊。
司空、司徒、太尉,这九卿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就这样被安排出去了?
而且安排的外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杨彪任职太尉,可以说是家学渊源。
黄琬任职司空,这是官复原职。
蔡邕任职司徒,以蔡邕当世的名望没有问题,而且蔡邕早年曾为司徒掾吏,又为官多年,可以说能力上面也没有问题。
让众人感到奇怪的是,董相国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难道是要走之前的老路子?
众人想到了董卓之前拉拢其他士族子弟时的做派。
这时刘协依旧应声道:“依尚父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