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隐人(2/3)
“合儿的意识沉寂,可用乐声来提,这是我多年研究得出的经验,你且用一用。”余老大人说着将一张糙纸递给榆次。
榆次双手接过郑重颔首。
老人的手扶在一旁檐下的木梁上,一手向他挥了挥道:“走吧,都交给你了,我若有合儿的消息也会尽力告知于你。”
榆次回头微微颔首,在心里承诺道:必有一天我会带她来见你。
榆次走出木门,飞到了前方的墙头上,再向前一个借力,离开了,只留下余大人沧桑的身影,站在廊下凝望。透过满是寒意的深夜,他的深思随着屋子里明明灭灭的烛光渐渐游离远去,想起那会儿初见这个少年之时。
那会儿,琮国和翊国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坏,甚至由于古壑和榆老将军的私交有些许的好转。自潼关一战后,双方打得不分胜负,说是不分胜负,其实也是两败俱伤,实在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榆老将军便向翊国帝君请求,双方暂时休战,互结利好。那些年也正值翊国国内天灾四起,情况危急,出于百姓考虑,翊国帝君答应了这个提议。在此期间,古壑也在全力劝服赵庆义休战,拿出了百条休战利好书,上头写的就是一些“有利民生耕作”、“有利商旅交流”甚至将“有利妇人绵延后代,降低妇人生产死亡”。
若说别的利好,赵庆义还都能承认,可只这一条,他只觉得将妇人生产之事加诸于国事来说,实在是荒唐,于是大怒,谁知古壑竟引得群臣的支持,局面一时间十分难看。赵庆义被迫与翊国休战。
后来他们爷婿也曾提及过此事,古壑十分坦诚地将纤纤深入敌营的事告知了他。终究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岳丈,若那时我还有丁点法子,也不至于真的就让纤纤去了对面的驻地。对方言辞恳切,榆将军跪在我脚下求,他又是个忠直之人,我与他交战数十年,自然了解他不屑小人之法,不会对纤纤做什么。可即便如此,将自己妻子的性命交出去,我也不能心安。我派了四员副将跟着,可终究还是让纤纤落下了伤。”
“翊国那面背靠潼山,我身后是水城。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翊国的任何一个人进入水城,这是我身为大将的职责,我不能负了身后琮国的百姓,哪怕以榆将军的为人,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也不能拿一个城池的百姓冒险。”
余老还记得古壑说这段话时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