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两种个性不同的小光球(1/3)
按照赵星的观察,他自己所在的这个蓝『色』光团里的气体浓度,明显的比所面对的那个红『色』光团里的气体浓度,要浓厚的多,也显得更有内涵。
对于红『色』光球来说,他能看到球面内大约二分之一半径深度的、泛着红光的涌动气体,而这红光,是红『色』球体表面的薄膜散发出来的。
对于蓝『色』光球来说,其透光深度只有表皮下的1厘米范围,其蓝光同样也是由光团的表皮所散发的;虽然蓝『色』光团比红『色』光团显的更明亮,但其向内的透光深度却是少于红『色』光团,这也证明蓝光球体内的气体浓度,是更加的浓郁。
而他的视觉所观察到的景观,也很是有特『色』:首先,他可以看到那包裹蓝『色』球体的整个夜空,这时候,他的视角是以一种球形空间视角的方式,沿着整个蓝『色』光球的表面向空间观看;在这种视觉模式下,他看不到蓝『色』光球内的空间。
其次,他还可以全方位的沿着蓝『色』光球的外表面,向内观察到那1厘米深度的透光层,这时候他能够看到透光层内的气态物质在涌动;他这时候的视角,是属于三维空间的视角,不过其视界,是从蓝『色』光球的表面向内拓展。
而这时的赵星在不做任何移动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进行这种双向的视觉观察,而且丝毫没有违和感和不适。
只不过无论是那种观察效果,他都无法观察到蓝『色』光球内、不透光区域的空间状况。
至于那个红『色』小光球所能被他看到的部分,就是假设以整个蓝『色』光球作为照『射』光源,当光线直『射』到红『色』小光球时所能照『射』到的面积。
这个视觉效果倒是完全符合常理的。
在试图更接近红『色』小光球的努力未果后,赵星换了一种探索方式。
他试着伸手去抓向小红球,这时候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尽管蓝『色』光球没有再移动位置,尽管他看不到有任何东西从蓝『色』光球的外膜内伸出,而且也看不到蓝『色』光球内的自己伸手的动作,但红『色』小光球却会随之更加的远离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