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占城稻(1/3)
李世民眼前一亮。他感觉自己找到攻打高句丽的理由了:“不错不错,这个借口.......,咳咳,佑儿说的很对。隋朝那些远征高句丽的同胞,我们不能任由他们在高句丽被人亵渎。我们需要接他们回来。那再说说吐蕃吧。”
众人无语,刚才他们可是全都听到李世民说漏嘴了吧。
其实李世民何曾不想征伐高句丽。但是一来是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啊。
现在高句丽已经算是在名义上承认了大唐作为宗主国的地位。而这句承认,却不是高句丽的束缚,反而是大唐的束缚。毕竟你作为宗主国不能无缘无故去攻打附属国啊,不然让别的附属国怎么看??
其次这个高句丽的确不好打,山高路远,地处辽东严寒地带。而且学习中原文化以城池而居。
山高路远,粮草给养补给困难重重。想一想杨过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率领军队一百多万,结果队伍庞大,行动迟缓,后勤负担沉重,最终自己把自己拖垮,惨败而归。
地处严寒地带。换而言之中原王朝要去打他,只能开春之后发兵,然后在秋天就必须收兵。在历史上李世民也出征过高句丽。就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并没有彻底将高句丽消灭就撤回来了。最后还是高宗时期,大唐发兵才灭了高句丽。
他们也是有这个各种城池。也因为如此,需要打的基本都是旷日时久的攻城战。这是很消耗时间的。如果一座大城重城,有着足够的兵力防守。在没有特殊防守破城的情况下,拖个几个月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想一想你要打高句丽,你就必须要做长期战争的准备。因为山高路远,你的后勤是个大问题。因为辽东严寒,时间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里说一下从大唐集结军队,发兵到辽东。这前前后后需要的时间怎么也需要一个多月。
如此就知道高句丽虽然对比大唐是小国,但是要打下它是有着一定难度的。到时候难免会遭受一些官员的反对。到时候绝对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是不行的。
所以李世民并不在乎那什么迎接同胞回国什么的。他需要的只是这么一个理由而已。
李佑也懒得和他讲述那么多。这些还是以后自己去做吧。开口回到李世民的问题道:“吐蕃地处高原。我们贸然上去会发生高原反应,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而他们也自以为自己受天神眷顾。有着天然屏障。他们可以攻打我们,我们却不能攻打他们。一旦打不过,他们就回去就行了,我们对他们造不成威胁。父皇,秦伯伯,你们觉得他们会怎么样呢?儿臣断言,如果任其发展,吐蕃必然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神色也变得严肃:“如此一来。我们强大的时候,他们定然龟缩吐蕃。我们也攻打不上去。一旦等到中原虚弱,他们定然会乘虚而入。如此吐蕃的确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