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迟来的判决(3/4)
李忠道:“是在野的几位大人,为周征云求情,希望万岁爷法外开恩,毕竟周征云有大功于国,所行之事皆是为国,非谋私利,更非反叛通敌大罪。”
崇祯神情舒缓不少,点了下头,又道:“朝野还有什么声音?”
李忠看着崇祯的表情,神色不动,道:“奴婢听说,朝廷里已经有人在酝酿着登莱巡抚以及各级官员,还有就是这次东江镇大胜的奖赏了。”
崇祯眉头皱起,眼神有厌躁之色,道:“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李忠一直盯着崇祯的表情,又慢慢的说道:“万岁爷,奴婢还听说,除了周征云,周清荔周大人,以及周征云的兄长周横平,还有一些与周正有过接触的文武官员将领,都被弹劾,周家的产业,也被人勒索一空,周征云的妻子挺着大肚子四处求人,没人敢理……对了,周清荔周大人上书请罪的奏本,好像不见了。”
崇祯听得眉头直跳,最后看着李忠,语气冷冽的道:“不见了?”
李忠连忙低头,道:“没到司礼监,应该是在通政使司被人抽走了。”
崇祯脸角绷紧,显然要发怒,在这时一个内监急匆匆而来,道:“启禀万岁爷,温阁老求见,说是关于建虏使团的事。”
崇祯现在不想见任何外人,却又不能不见,只能压着内心的怒意,道:“宣。”
温体仁有些胖,走的比较慢,来到崇祯身前,径直的说道:“陛下,建虏的议和使团有些不耐烦,想要走了。”
崇祯冷哼一声,道:“放肆!他们真的以为,我大明没有兵力能够平定辽东,收复沈阳吗?”
温体仁不说话了,胖脸上没有表情。
明朝在辽东,登莱,可以说有十多万大军,但真正能北上讨伐沈阳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人是担心,若是失败,那形势又会逆转。
所以,大明很多人叫嚷着平辽,高层却一片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