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1/2)
他看着卢雪的背影,又忍不住开始猜他喜欢的是谁。
作者有话说:
第140章
夜风拂面生凉意。
卢雪与梁熙骑在马上朝着皇宫的方向走。
康都没有宵禁,各处酒肆勾栏都还没有打烊,十分热闹。
远远还可以听到红绫河方向传来的乐声。
卢雪忍不住把眼前一切与他记忆中的康都进行比较,似乎并没有变太多,但又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当年跟随父亲卢衡与大哥卢雨一起离开时候,走得十分仓促。
仓促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那时候北边战事吃紧,且韦榷又在那种紧急的时刻病逝,眼看着胡人就要往南边来,他父亲什么都顾不上,就直接请旨带着他们兄弟俩往北边战线上去了。
他不知道他的父亲当初心中是怎样的想法,但他知道他自己那时候是茫然而无措的。
他几乎是凭着本能跟着父亲在战场上厮杀去了——少年人的莽撞有时候在战场上是有利的,因为心里还一片懵懂,所以无所畏惧,会不管不顾往前冲。
那时候他就算从尸横遍野的疆场上走过,都不会有任何动容。
后来珠州被收复了,魏朝的边境往北推移,似乎失去的故土都有了重新收复的机会。
他年纪轻轻成为了一州刺史。
在他自己看来,成为了珠州刺史应当算是他的成长。
人成为了人,百姓成为了人,中原人成为了人,胡人也成为了人。
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在他管辖的珠州内生存着,珠州不再仅仅只是收复的故土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珠州内的每一个人也不再会被模糊成为一个数字、一笔奏疏、一份功劳。
他翻阅珠州从前朝到如今的卷宗,他看到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归属与各方占据,他看到底层百姓的疾苦,他看到世族的蛮横,他看到被遗弃的百姓无数次拿起武器反抗,他看到世族们躲在背后利用这一切为他们自己攫取利益。
他知道珠州能收复,是因为那时候北燕其实内乱了自顾不暇,那些留在珠州的世族们没有想到魏朝真的会派人打过来,也没想到这次占下珠州后,他真的就在珠州留下驻军——在他之前,韦榷数次北伐不是没有到过珠州,他每每只是利用这一点朝康都索要了更多的银钱和功劳最后以胡人不可战胜为理由退走。
韦榷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他们韦家的利益,那时候他已经起了反心,他其实已经想称帝了。只是后来韦榷失败了,败在魏朝那时候手中有兵的不止一个韦家,败在他自己活得不够久没能撑过再一次北伐,若让他再用北伐的声望朝着康都再索要,说不定他还真的能篡朝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