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2/2)
卢雪于是恭恭敬敬地应下,在梁熙身边坐下。
“朕的琅王,那时候写了好长好长的一封信来与朕说,他看到了格外好看格外英俊的刺史。”陈瑄笑着向卢雪道,“朕心想着,你父当年虽然俊朗,但似乎没见有人写过那么长的文来称赞,于是朕就想着,朕得看看朕的琅王到底看到了怎么个美男子。”
卢雪落落大方,他从容道:“有陛下这句话,臣至少是凭着这脸名垂青史了。”
这话一出,陈瑄开朗地笑了起来,他命人赐酒,又道:“琼英单枪匹马攻下胡人城池之事,更能名垂青史。”
作者有话说:
第137章
卢雪十分从容,并且自如。
他与陈瑄的对答有条有理不卑不亢并几乎是不用思索的——从这一点来说,他胜过了这殿中绝大多数的臣子。
谢岑儿冷眼旁观,很轻易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然了,作为一个能带兵打仗、能奇袭拿下胡人城池甚至抓住胡人皇帝的将军,卢雪若是言谈举止局促不堪才是十分奇怪的事情了。
所以——谢岑儿想起来自己前两个回目中的经历,这么一个显而易见胸中有丘壑并步步为营的人,他在上个回目最后对于感情的吐露意味着什么?
卢雪必然不是那种会临时起意不做准备的人,他能调兵遣将便会下意识地统揽全局,对自己的行为是会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
从这一点来看,他在上个回目中的表露,应当是真?
想到这里,谢岑儿心中略有些微妙。
还没想明白自己心中那微妙之处到底源于哪里,她突然听见陈瑄笑着问卢雪道:“琼英年纪也不小了,你父可有为你择一淑女为妻?”
这话一出,殿中安静了一瞬,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卢雪。
卢雪则坦然看向了陈瑄,道:“臣曾在珠水河畔发誓,等到我们魏朝重回晶城收复山河那日,再言婚姻之事。还请陛下成全了臣的誓言吧!”
陈瑄听着这话,面上露出了一个夹杂着感慨与激动的复杂神色,他道:“琼英这样说了,朕哪里能不成全呢?等他日重回晶城,朕再为琼英指婚,就为庆贺我们魏朝重新一统山河。”
话到此处,殿中大臣们纷纷便又为了北边战事说起了豪言壮语。
谢岑儿附和着陪陈瑄喝了一杯酒,目光不经意扫过了殿中,她与卢雪的目光相触了。
他在看她。
应当是觉察到了她的目光,他朝着她弯了弯眼睛,然后不动声色地举了手中的酒杯。
谢岑儿便也自然地与他遥遥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