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2/2)
谢岑儿看完了陈耀的大篇幅流水账之后,别的倒是不明显,只是感觉到陈耀似乎在长大,尽管都只是在写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但与他第一封那么大惊小怪对驿长慕容危惊奇相比,后面他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山川河流,看到了百姓和官员,他的信中开始有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对着某一个人和某一个官职大惊小怪表示不解。
或者这就是行万里路会必得的成长。
慕容危护送了陈耀一行进入温城时候,正是小雨纷纷的一天。
虽然温城还是寒冷,甚至比过年时候的康都还要冷上几分,但是已经快进入三月,天气开始变暖了,就算是北方,也不再是大雪封城的样子。
陈耀骑在马上,头上带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他现在不爱窝在牛车里面。
远远的,他看到有个十分高大挺拔的男子就站在温城驿馆的檐下。
“那是谁呀?”陈耀问旁边的慕容危。
慕容危看向了驿馆方向,淡淡笑了一声:“回殿下,那就是卢大人。”
作者有话说:
第113章
陈耀没有见过卢雪,尽管这名字这半年在康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如雷贯耳了。
认真说来,他在封琅王之前,其实只见过少许朝臣,大多数是事务官,管着琐碎的杂事,除却丞相梁熙之外,再很少有机会能与这样实权在握的大臣有接触。
原因倒是很简单也很直接,他没这个资格。
在陈麟作为太子还活着的时候,见到朝臣并与之结交是独属于他的权利。
那也是皇帝陈瑄把他作为自己储君时候所放手给予他的权利——当然了,这也就是陈麟那时候为什么就能够带着兵马往枫山去的重要原因。
他有这个权利,能动得起这个兵马,并且有人追随,所以敢这么做。
只是陈麟低估了陈瑄,也根本不了解陈瑄,故而他那次明显就是能定性为谋逆的事件,最后春秋笔法之下便把他的罪名去除。
但追随陈麟的人可没有这么好运,他们都被悄无声息地定罪处理,然后连同亲友家眷一起消失在了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