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2/2)
作者有话说: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1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第81章
尽管多年来,梁熙都是不主张北伐的那一方,但他却也不主张主动与北方那几个政权议和。
不主张北伐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自从南渡康都之后,魏朝境内并不是完全太平安稳的。
或者在琪州这一代因为离康都近,之前就是元皇帝的封地,故而与康都关系好继而太平无事,其他地方,比如瑶州,比如瑢州,再比如珩州,这些地方又有多少乖顺呢?
自魏帝当年从晶城那一逃为开端,其实四处人心都已经浮动。
各地刺史便就是实权在握的诸侯们,他们虎视眈眈,心里在想若是有机会便也要试一试,把这魏朝的皇帝从龙椅上赶下来,换他去做这天下之主。
韦榷当年便这么做过,只不过是失败了而已。
但只要有这么个人开过头,后头便会再有人效仿。
在梁熙看来,北伐或者重要,但对于整个魏朝来说,把魏朝内的内政稳定更重要。
所以他从前并不主张北伐。
但他也不主张主动与北方那些胡人议和。
当年胡人攻破晶城种种,他一清二楚。
这几十年来胡人在北方的肆虐,他也看在眼里。
他们这些人从来不顾什么道德廉耻,也从来不会把所谓的和约当做是一回事,当年魏朝丢掉琉州不就是以为他们真的会遵从和约的缘故么?
在他看来,对待那些胡人和谈是没用的,只有用武力去打败他们,赶走他们,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但若要这么解决,那便就只有打下去这唯一的选择。
卢衡能带兵,这次还能奇袭拿下平郡,足以说明他作为大将军在领兵上面的神武,让他继续打下去应当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安王陈璎说过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