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1/3)
梁氏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尽管她是母亲是长辈,但她的孩子们显然都已经长大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打算,所以他们不计较她的偏心,因为她的心偏向哪里,对他们来说都是毫无影响的。
只有小孩子全心全意依赖着父母亲的时候,才会十分计较父母亲的偏爱到底在谁身上。
所以谢岳不在意谢峦和韦家的亲事,他甚至都没有从玉州回康都来,他似乎在听从皇帝的吩咐配合大将军用兵。这说明在谢岳心里,就算谢峦此时此刻嫁了韦家,也不会如之前那样对他有什么影响。他让建元公主陈瑖送她回康都来,不过是因为她是谢峦的生母,需要在这种成亲的场合出现,才算礼全。
而谢岑儿,她已经是宫里的贵嫔,是比张贵人更受宠的贵嫔。她或者还是谢家的女儿,但却已经天然地开始立场发生变化,她需要把心都依附在皇帝的身上,她必然天然地会听从皇帝的吩咐并且为她自己打算。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替姐进宫的小女儿,她现在为她自己打算,没有任何必要在谢峦与韦家的亲事中去反对什么,反对这件亲事她得不到任何好处,相反,积极赞成却让她有机会与皇帝的关系更亲近,她能写下那封圣旨,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她能在谢岳和谢岑儿这兄妹两人口中听到一些让她感觉难堪极了的话语。
感情不再,各自只为自身利益着想时候,便就是会如此。
她不能怪他们,若细究为何会感情不再,其中原因她心知肚明。
她其实或者也能怪他们,那结果无外乎便是再听一些□□到刻薄的话语,再把并不算浓厚的母子、母女缘分真的耗尽。
她不能这样。
她所能依靠者,谢应去世之后,便是娘家与儿女。
娘家如今是自顾不暇,儿女之间又是这种情形,她不能一意孤行。
总不能为了注定要嫁作他人妇的女儿,真的与自己后半辈子要依靠的儿子把感情耗尽。
在深秋的凄风冷雨中,从宫门出来,上了谢家的牛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