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2/2)
这年头如谢家这样关系这么亲近还分家的是少数,谢岫两个叔叔先递了台阶,谢岫闻弦歌而知雅意,相互之间亲密起来便是顺理成章。
宫里面,谢岑儿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觉得有多奇怪,因为无论她在宫里面如何折腾扑腾搞事,谢家都是会在梁氏离开之后重新聚拢到一起的。
在魏朝这样的时代,聚集在一起抱团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世家大族凭借的不是这四个字,而是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抱团凝聚力。
她无意去管这些事情,只把从天禄阁里面找来的书翻过之后,就开始认真研究卢衡和韦榷的那两封奏疏。
从文采来看,两封奏疏无可挑剔,从内容上看,两封奏疏都十分翔实。
可以看出,倘若今后有那么一些官员想要再修魏朝时候珠州的地理志,这两封奏疏便会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但奏疏不是普通人能看到的,所以合理一些推断,那也许就是改朝换代之后的事情。
想到这里,谢岑儿翻看那奏疏的动作顿了一顿,这么久远之后的事情,她真的是很久都没有想过了。
似乎最初穿越过来的时候是想过的,后来被不断重生绕住之后,便再没有想过了。
中午时候陈瑄照例过来和她一道用午膳。
吃过了午膳,两人顺着甘露宫外的回廊慢慢走路算是消食,口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谢岑儿想起来早上自己想过的事情,鬼使神差一般开了口,她问道:“陛下想过……今后倘若有一天改朝换代了,会如何评价陛下和妾身吗?”
这问题问得陈瑄都愣了一下,他侧头看了谢岑儿一眼,脚步停了下来,他扶着栏杆看向了远处的宫室楼阁,过了一会儿才摇了摇头:“大概没什么好话,朕还是不想了。”
谢岑儿是没想到陈瑄会这么回答的,可她想了一想,好像也的确想不出什么好话来评价陈瑄,叫她来评价他,那太容易从感情上的渣男下手了。
陈瑄自己又想了一会儿,道:“不过在朕在位期间,珠水之战赢了,北燕一分为三,倘若到时候朕对那些大臣们好一些,他们或者会给我评价好一些吧。”
这话让谢岑儿看向了陈瑄:“但陛下不想?”
“朕是要从那些世家大族手里把权力给讨要回来的皇帝,他们不会觉得朕对他们好。”陈瑄淡淡道,“不过朕也不在乎这种名声,朕做朕想做的事情便足够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倘若最后朕能得偿所愿,那么在将来,朕必定能青史留名,若朕做不到么……那么便会有许许多多影射朕的文章让朕青史留名,怎么算也不算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