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我们家的老宝贝。”楚云霄学着媳妇儿哄宋家奶奶的话,哄着爷爷。
楚老太爷瞪着他,“油嘴滑舌。”
“爹,我们祖孙三人一起开学堂,这是一段佳话。名字就叫做三进士学堂如何?”楚蔚源笑眯眯地说着。
祖孙三代都是进士,爹是状元,他是榜眼,儿子是探花,看起来虽然是儿子最弱,但是他们都明白当时的情况。
算下来,算是他这个既当爹又当儿子的最弱。
“进士书院即可,对于成绩与品格优异的人才,我们减免费用。并且提供一些房间,供学生住宿。老夫在这里,自然会有全国各地的人过来。”楚老太爷非常自信。
“爷爷说得对,这选址?”楚云霄不敢做主,就指望爷爷敲定。
“当然就选择宋家村,这里人杰地灵,山好水好,直接搞一个山头,读书人体力也很重要,并且要下农田,不与农接触,是当不好官的。”楚老太爷进村的时候,就将周围的地形记在了心中。
“那我去叫村长跟族长来。”楚蔚源听到爹这样打算,立刻就去办。
村长跟族长听闻老国公,曾经的三朝宰相,要在他们村办书院,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要不是年事已高,他们一定会蹦三尺高。
“好好好,当然没有问题,无论是哪里,只要老国公看上,我们都可以。全村人都可以帮忙一起建书院。就是不知道我们族中的孩子,是不是可以上?”族长颤抖着声音问。
“当然可以上,成绩优异的话,会得到我爹的亲自指导。除了我们三人,还会有一批夫子过来。”楚蔚源觉得爹选择宋家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回报当年的恩情。
族长激动得都说不出来话,虽然他们不懂为何大郎这个孩子不做官了,但是他是探花郎呀!
现在又来了老国公,他们村的风水果然是最好的。
这些贵人们从京城又回来了,就冲这一点,他就得给老天爷烧香。
“就是东边那座山,山下做书院跟宿舍,山顶还得平出一大块空地,村里还要给我们提供二十亩田地,让学生们务农。我们给村里的回报是,村里孩子第一年免束脩,成绩合格的继续免束脩。如果不合格,跟外村人一样交束脩。”楚老太爷一条一条地说出来。
这些事情,都要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样才可以避免纠纷。
他老人家办事,可不会留下任何漏洞。
“成,没问题。这是老国公对我们村最大的恩典。”村长一口答应,就算其他人不捐出地,他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