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1/2)
当然,为刘衡辩解的人也很多。有澄州知州裴秀、有朝中的御史,有同安府出身的各位官员……而最打眼的,就是如今的朝中大将军周洪。
周大将军早朝上听一位户部官员之乎者也、噫吁呜呼一通拽文,跪在大殿上痛哭流涕,气得出头指着这老骨头就骂,“别净扯这些虚的,我看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吃饱了撑得你狗拿耗子,你既然这么为社稷尽忠,怎么没看到户部往辽州运钱运粮?有在这哭死的劲头,你就来句痛快话,辽州安置流民,人家刘知州之前上奏说缺三十万两银子,你什么时候给?”
那户部官员被骂得呆住了,“臣只是就事论事,周将军为何要扯开话题……”
“扯你娘的狗屁,人家辛辛苦苦干活,你们户部收边贸商税的时候没夸过人一句话,拿封狗屁不通的信件就当证据?要信这个,我晚上写信把你家堆满信不信?”
“大胆,圣上,臣参奏周大将军御前失仪……”
“你才闭嘴!”周洪底下的将军不干了,“刘知州多好的官,人家为了丰盈国库,家里人都派出去为灾民买粮,这时候怎么不见你们给钱?”
“就是,密信是信,澄州裴秀的奏折就看不到了?眼睛出气用的?”
“裴秀与刘衡有师生之谊……”
“令郎好像就是当年舞弊案被撤了名次的吧?”马上就有人揭老底。
“你……你血口喷人!”
“你挟私报复!”
一时间,金銮殿上,文武官员吵成一团。
武将骂人粗俗,可是御史台里、翰林院里,还有年轻的御史、进士们也在加入论战,这些人可都是文采斐然的,骂起来又文雅又见骨,有指责户部失职,有说工部未出修大堤的钱……
当然,为刘衡辩解的人也很多。有澄州知州裴秀、有朝中的御史,有同安府出身的各位官员……而最打眼的,就是如今的朝中大将军周洪。
周大将军早朝上听一位户部官员之乎者也、噫吁呜呼一通拽文,跪在大殿上痛哭流涕,气得出头指着这老骨头就骂,“别净扯这些虚的,我看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吃饱了撑得你狗拿耗子,你既然这么为社稷尽忠,怎么没看到户部往辽州运钱运粮?有在这哭死的劲头,你就来句痛快话,辽州安置流民,人家刘知州之前上奏说缺三十万两银子,你什么时候给?”
那户部官员被骂得呆住了,“臣只是就事论事,周将军为何要扯开话题……”
“扯你娘的狗屁,人家辛辛苦苦干活,你们户部收边贸商税的时候没夸过人一句话,拿封狗屁不通的信件就当证据?要信这个,我晚上写信把你家堆满信不信?”
“大胆,圣上,臣参奏周大将军御前失仪……”
“你才闭嘴!”周洪底下的将军不干了,“刘知州多好的官,人家为了丰盈国库,家里人都派出去为灾民买粮,这时候怎么不见你们给钱?”
“就是,密信是信,澄州裴秀的奏折就看不到了?眼睛出气用的?”
“裴秀与刘衡有师生之谊……”
“令郎好像就是当年舞弊案被撤了名次的吧?”马上就有人揭老底。
“你……你血口喷人!”
“你挟私报复!”
一时间,金銮殿上,文武官员吵成一团。
武将骂人粗俗,可是御史台里、翰林院里,还有年轻的御史、进士们也在加入论战,这些人可都是文采斐然的,骂起来又文雅又见骨,有指责户部失职,有说工部未出修大堤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