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2/2)
贡生们站在宫门外,目送着这些背影消失在幽深的宫门洞里,刘衡站在贡生最前列,也只能看到宫门里隐约的汉白玉栏杆。
又过了很久,两名礼部官员走到贡生们面前,讲了入宫后的规矩,让大家按照放榜名次列队,听到宫门内尖细的一声“传新科贡生们入殿”的声音,一层层通传传到宫门口。
门口禁军们示意之下,三百名贡生们鱼贯而入。
他们此次的考试地点,定在了太和殿。
天启帝高坐在龙椅上,殿中已经摆放了一排排书案。考生们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之后,天启帝温言勉励了几句。
这是全天下读书人最盼望的一刻。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就两次见到皇帝的机会,一次是殿试,一次是殿试后的廷见,此后淹没于漫漫仕途中,再无进殿的机会。但是,今日这一刻,这些贡生们都是意气飞扬、踌躇满志的,不论是第一名还是第三百名,皆激动地聆听圣训。今日之后,便是天子门生。
天启帝说完,考生们谢恩之后,依照名次坐到书案前。
殿试只考策问,题目大多与时务有关,就是所谓的金殿射策。
这策问书写格式很有讲究,可算是古代应用文典范了,格式非常严格,但凡一点错误,文章写得再好,也别想名次靠前了。
刘衡坐到首位,拿到题目后开始看起来。
殿试的时间按照规矩是辰入酉出,一般日暮时分就要收卷了。天启帝这次出了三题策问,一日写完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大家很快都埋头作答。
说是殿试,天启帝自然不可能真的陪考生们从早坐到晚,他略坐了一会儿,就悄悄离殿了。
不过,留在殿中监考的依然是徐首辅等阁老们,还有六部官员、大理寺卿等,规模一点不比会试时候小,殿外更是禁军守卫。别说考生们,就是监考的官员们想要上个茅厕什么的,都会有禁军跟随。
太和殿里静寂无声,这时候考生们也无心偷看眼龙椅、大殿的样子,整个大殿只有翻书和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