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1/2)
颜汐当然不会受他的礼,侧身避开,客气地请他到堂屋坐。
颜柳送了一杯茶上来。
秋班主端起茶喝了一大口,眉开眼笑地从袖袋里掏出几张纸递给颜汐,“颜东家,本来早就应该过府来的。实在是戏单子接着,不敢得罪贵人们。再说,也想着多接几单,颜东家的分润也好多点。”
他将纸放下,“幸好,总算没有辱没了颜东家的好故事。”
颜汐一看,秋班主放到桌上的竟然是银票,而且,当头一张银票就是一百两。
她拿起这几张银票,粗粗一看面额,哎呀,最大的五百两,最小的一百两,这么几张加起来,秋班主竟然拿了两千两银子过来。
她辛辛苦苦经营这卤味店,一个月顶破天也就赚个两百两,还得起早贪黑洗啊煮啊。一个戏本子居然就给她换回了两千两?
结果呢?她的体力劳动,不如一次创意剽窃啊!
怪不得现代社会一群人哭着喊着想做明星,从古到今,演戏都能赚大钱啊。
不行不行,自己得心理平衡点,不能只看着暴利,人家也是凭天赋吃饭,自己这五音不全的就唱不了戏,连个一字马都压不下去。
颜汐平复着心情,又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银票,还是好想改行怎么破?
秋班主看颜汐这喜悦的表情,也很高兴,“这是我们班子上演《王宝钏》后的四成戏金。”
“不是一成吗?”颜汐一听秋班主给了四成,有些意外。
“颜东家,这是您应得的。我们秋家班今年正月能赚钱,都赖您给的这出戏,排戏时您又给我们出了不少主意。”秋班主摇手阻止颜汐递回来,“这点银子,聊表我们的心意。待之后,就按之前说好的,给您一成分润。”
为了让戏剧效果最好,颜汐这次的确给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现在的戏班子唱戏,不管什么都是按规矩来,但是她在后世看戏,就像越剧,人家毕派和徐派,嗓音条件就完全不同嘛。
所以,她建议秋班主改改常规唱腔,选适合他手底下小生花旦的嗓子的曲调来。
秋班主试了试,果然效果很好。以前他的戏班子不出名,因为人家觉得演员一般剧目也一般,如今剧目是新的,唱腔和装扮也是让人耳目一新。
就因为占了这两点,秋家班在京城,从名不见经传,一跃如同横空出世的新星。
但是秋班主会给这么多,还是因为他们缺戏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