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3/3)
“是啊。”那举人点头,抬眼一看,却看到对门的墙上那一架书,尤其是一本大大的房选两字,他吃惊地跳起来,居然也感觉不到冷,穿着棉袜就走到书架前,这一看,这一架子全是各种房选、选编。
“你们这儿,怎么会有这些书?”
酒楼茶肆多会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这乡野之地的茶棚,竟然用房选装点门面?
“我们东家的哥哥,就是我们大东家,是去年永州举子,今年不能去赶考,特意将自己收藏的考试书籍留在这儿,您若有看中的,只需留下姓名,就可取走。等您考完之后,还到我们茶棚里即可。”刘进宝拿出一本簿子,上面已经写了一些姓名,写了借书者的姓名籍贯,还有借书日期。
那举子提笔写了自己的名字,“不知贵东家是谁?”
“我们大东家姓刘名衡,是永州下属明水县人,去年中举的。”
第151章想要加品种
“竟然是永州刘亚元?”那举人一听刘进宝的话,叹了一声,“我曾听人说过刘亚元家中之事,没想到他守孝不能赶考,却为我等举子考虑,还将藏书分享。”
读书人才知道书的珍贵,不止是价钱贵,书籍内容也珍贵。而这些房选一看就是精心挑选过的,显然是为了下场应试准备的。
有些人家若是买到这种书,都恨不得藏起来。这刘衡竟然大方地随意放在茶棚,还允许人免费带走,这份心胸,就让人钦佩。
他在簿子上写好了自己的姓名籍贯,放下笔。
“您这次进京,必定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刘进宝看也不看那举人写的,墨迹一干就收起簿子,又送了菜饭骨头汤上来,“您若是没法赶路,晚上也可以在我们茶棚将就一晚,不收钱。”
那举子谢了刘进宝的吉言。听说茶棚可以免费借宿,又是连连感激不尽。
他家中银钱吃紧,好不容易凑了进京路资,怕错过考期,没在城里住宿,结果路上一时耽搁,又没雇到车,眼看就要露宿野外了。能在茶棚中过夜,实在是再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