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2/2)
这三条,其实对她来说,都不是事儿。
她救人时连那少年是谁都不清楚,哪敢有施恩图报的想法。
洪县令调走,他们就住同安府去,就待到陈家眼皮子底下,又有府学待着,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任何人行事都得讲究点章法,吃相不能太难看。徐首辅也好,陈阁老也好,毕竟都还只是大臣。
至于第三,老夫人不欠她的救命之恩,她帮自己,其实是卖给她侄孙的人情,自己也不需要再去扰她。
王七和颜柳听说凶犯死了,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待颜汐说了自己的想法后,颜柳略微展颜,“那公子现在没事了吧?”
“暂时没事了。”
“只是暂时?东家,那后面……”
“王七哥,以后别叫我东家了。顾婶和婶娘是实在亲戚,你是二郎哥的表哥,我叫你一声七哥,你就叫我汐儿吧。”
王七一想,点头道,“好。”
“二郎哥,七哥,婶娘和顾婶走了,但是我们总是家人,以后我们有事一起商量,互相扶持着过日子。”
刘衡和王七点头。
刘衡想了想,“汐儿,我要守孝,暂时不能去府学读书,我先向老师们写几封告假的书信,家中突遭不幸,说明原委,免得老师们以为我不告而别。再一个,也可书信向老师们讨教学问。”
“嗯,这是应该的。”
新晋亚元家中发生血案,这事本就会引人注目。知道的人多了,他们就更安全些。
第134章人情有冷暖
刘亚元家中发生血案,凶犯因为重伤,来不及审讯招供就死于大牢,也不知是不是有人买凶shā • rén。
很快,这条消息在明水县传开,又由于刘衡向府学写信告假,这事很快在同安府也传开了。
裴秀听到消息后匆匆赶到阳山村,再三劝慰。
刘衡不能告诉裴秀真相,只说怀疑有人买凶,又提及以后打算在同安府租房求学。
裴秀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再听说租房的打算,以他对刘衡的了解,若不是有隐情,他必定不愿亡母之事被人背后议论。
回家之后,过了几日让人传言,他打算明年进京赶考,刘衡若有什么书信,可以交给他。
刘衡一下就明白了裴秀的意思,先生是猜想县城、府城无法伸冤,想要代他上京鸣冤递交状纸。
但是,他怎么能将先生拖入这场旋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