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2/2)
明水县这次一共有三十名考生,来自县内各处,大家此时也无心寒暄。碰到认识的互相点头招呼,紧张地跟着众人进去。
刘衡再次查看了考篮的东西,拎起东西走进学宫大门。
点名的衙役打量了刘衡一眼,念了几个名字:“明水县第五名刘衡……由廪生裴秀、王元作保。”
这里面有两人,刘衡并不认识,显然就是托裴秀作保的其他考生了。
刘衡作揖行礼的时候,门内裴秀和另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来。
“学生裴秀作保。”
“学生王元作保。”
确认无误后,那衙役冲刘衡抬抬手,指引道:“按规矩,每县前十名都是提堂座号,您那边请。”
刘衡前面的考生年约三十多岁,是明水县今年的案首。那人听到第五名,回头看了刘衡一眼,没想到是个这么年轻的,显然有些意外。
刘衡冲对方拱手算是招呼,这人点点头回应了,两人就跟着前面的人往前。
显然,提堂座号的人因为都是各县前十名,算是获得府试的优待。
就连这边的搜子,也比另一边“温柔”多了。
这边搜子搜查时,示意刘衡自己打开考篮,又让他自己解开包裹,看到是炒小麦粉和烘小鱼干这些干粮等物,只是稍稍查检,并未将东西翻乱。
就连要求解开衣裳搜查,也是让刘衡自己解开衣裳,他伸手摸了衣襟等处。
不像另一边,简直跟抄家一样,有些带了包子、烧饼等食物的,被掰开后一片狼藉,看着就不能吃了。
查检之后,那些考生头发凌乱,衣衫敞开,甚至有的鞋子都被扒下来看了,一个个敢怒不敢言。
毕竟,这些搜子们是按律行事,若不配合,就当作弊论处,直接赶出考场,严重的可能终身都不能再进考场了。
等检查好后,刘衡总算松了口气。
搜身之后,有衙役在进门那头等着引路。
明水县前十名到齐后,衙役领路将这十人带到学宫一处宽阔开朗处,这就是所谓的提堂座号了。
这地方开阔,环境也好,不像其他考生要挤在狭窄的地方。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唯一不好的,就是在这里,是在知府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考试。一抬眼也许就看到知府大人威严地看着自己。
若是有考生心理素质不好的,只怕当场就要吓得发挥失常了。
第一排坐的是各县的案首,其后各县前十名,间杂而坐。
知府大人就坐在第一排前面正中,面对着考场,一个个考生在他眼皮底下入座。
待众人落座后,知府大人示意之下,几个衙役拿着装好试卷的考袋一个个分发下来。
府试一般是考五场,一般每场各考一天。因为第一天称为正场,若是今天的试卷得了知府青眼,当场录取了,后面四场就不用考了。
不过,刘衡听裴秀说过,一般知府不太愿意冒着风险,再看好也宁愿等一等。除非那考生是公认的才子名流,知府大人为了表示慧眼识英才,才愿意做个当场录取,成就一段佳话。
刘衡接到考袋后,先将考袋打开看了今天的题目一眼,题目来自四书,并不算生僻。看后他松了口气,将试卷放回考袋,开始磨墨,同时心里也能打个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