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1/2)
人家的公爹都防着儿媳往娘家搬东西,可她的公爹不止不拿她当外人,还总教育大郎要对自己爹娘好,逢年过节,自己为了省两个银子给孩子买笔墨纸砚,回娘家的礼买薄了些,公爹还会悄悄拿银子给大郎让他补上。
她常常在想,自己上辈子,肯定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人,才会嫁一个这么好的人家。
张大郎想到岳母和小外侄儿,也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就去牵栓在后院的驴子。
套好驴车,张大郎和李秀儿坐上去就要出门,张老头又忙将人喊住。
“你们动作快些,将该收的全部收完,如果八月初十该种的还没种往,就都先别种了,等回去了再种,务必要在初十就从家里出发,不然的话,我担心你们八月十五回不来燕京。”
“为什么啊?安县到燕京,顶多就两日的脚力啊?”
张大郎不解,可李秀儿却想要原因。
谁家没个亲戚舅子的,他们能去把岳家人接过来,别人肯定也会去接人啊!
到时候,路上指不定挤成什么样呢!
思及此。
李秀儿兀自点头答应:“哎!爹放心,咱们听您的,肯定初十就出发。”
张大郎还要询问,李秀儿便简要的和他解释道:“咱们去接亲戚来沾圣女王妃的福泽之灵,别人也会去接,到时候路上肯定会堵车,如果回来晚了错过大典,岂不是要哭死。”
“对哦!”
张大郎这才反应过来,他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冲自己媳妇笑得见牙不见眼:“还是秀儿聪明。”
见儿子这副傻样,张老头简直没眼看。
想他九曲八拐玲珑心,怎么就生了这个榆木疙瘩。
还好他儿媳是个聪明的,孙子也遗传了他娘的聪慧,这才考进了南山书院。
“天色不早了,还不快走,想留下来吃晚饭呢!”
“哎!那我们走了啊!”
张大郎丝毫没看出自家爹满眼的嫌弃,鞭子一扬,驴子就嘚嘚嘚的跑来起来。
他们还没出城门,果然就看见一辆辆的马车驴车往城外赶。
……
第三日的庆功宴上。
顾以沫被一群诰命夫人小心翼翼,又热情洋溢的恭维着。
因为太后和太上皇轻易不见任何人,小皇帝谢沐笙仗着有摄政王撑腰,又不许大臣们提立后选妃的事。
遂!
那些惦记后位的人家,便将主意打到了楚芸和顾以沫身上。
于是顾以沫和楚芸一出现在庆功宴上,就被一个个打扮得花儿一样的小姑娘们给围住了。
一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