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原始部落:看我带领部落崛起 第十七章 手推车的改善以及临行前的准备!(3/3)
交易带的物资的交换往往是基于实用性和需求来进行的。
每个部落可能会根据自身需求和物资稀缺程度进行交换协商。
不过作为硬通货刚需品的肉食以及猎物皮毛的价格是比较固定的。
往年冬天的交易规则下,咸部落一斤半的食盐大概可以兑换五斤猎物肉。
这是由于食盐在远古时代较为稀缺,而野兔肉是常见的狩猎食物所导致的。
倘若用中等猎物皮去咸部落兑换食盐的话,则是可以用2张兑换一斤。
但咸部落的盐质量很差,吃起来发苦。
虽然比盐石的含盐量高了不少。不过和鹰部落煮制的最差的食盐的成色也不是一个等级。
至于咸鱼则是并未出现在交易带的交换过程中,但锐预估一条咸鱼是可以兑换3张野兔皮的。
陶罐的价格每次都不一样,没办法这东西是陶部落垄断的。
陶罐的价格取决于当时的陶部落是否物资充足。
张铎听完锐的预估,在心里大致的盘算了一下。
倘若冬季来临后两个族人一天共需一斤肉以及部分咸鱼再辅以草根等实物来烹煮,那么鹰部落一个月肉食的消耗就是四千五百斤。
相当于一个月的时间鹰部落就要吃掉八头野猪、黑熊这种大型动物。
这个数量还是在往少了算的情况下。
这么看下去,想保证鹰部落今年冬天不死人,就起码要储备2个月的食物。
那么就是接近九千斤的肉食储备。
就算不计算咸部落的竞争,也不计算食盐价格波动。
也需要两千斤的食盐,就算鹰部落的食盐品质好,一斤等值于咸部落的两斤食盐。
那么此行光是食盐就需要一千斤。皮毛还需要接近一百斤的盐。
鹰部落目前已存储的盐有接近500斤,每天产盐量在80斤上下。
也就是还需要几天的时间便可以出发了,毕竟还可以携带一部分咸鱼以及其他物品。
全部用食盐来交易张铎也担心引起价格崩盘。
那么一周后去往交易带,往返路程花费一周,在交易带停留一周,刚好可以再入冬前的一周返回部落。
张铎觉得没什么问题便开口征求了一下巫和锐的意见。
他准备让明天砍柴的族人完成木柴的采集之后。
和老舍一起建造手推车用以支持此次交易的运输。
巫和首领以及仓都没什么意见。
于是交易前的事项就这么敲定了。
队伍于一周后出发,首领锐带着攀和铎以及三十名猎人担任护卫。
仓带领二十人和巫一起守护部落。
随队五十名族人运用手推车负责携带物资。
携带九百斤的食盐以及三百斤的咸鱼参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