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3)
这些年他也攒下了一些体己钱,虽不是很多,但买一处宅子,雇两个人还是有的。
搬回来这几日,东宫的人时不时便会来送些东西,但姜檐却没来过。
每年这个时候番邦来京朝贡,姜檐作为太子自然很忙。
课业歇了,卫寂也不用去东宫,姜檐忙到烦心的时候,就会把他叫到东宫,有好几次都已经很晚了。
这次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卫寂不免担心姜檐的身体。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好好用饭,这些琐碎的事怕是让他很头疼。
哎。
到了除夕那日,虞姑姑坐着马车来了,说是今日歇息来看看卫寂,也怕卫寂在这偏僻的庄子吃不上饺子。
卫寂很是高兴,还跟她学包饺子。
他母亲生在水乡之地,那里过年并不吃饺子,侯府这样的高门大院,顶多就是凑一起吃热锅子,并不会像寻常百姓那样年三十这晚,围在桌前热热闹闹包一顿饺子。
虞姑姑的手很巧,包出来的饺子样式精巧好看,只有指节大小。
她笑着说,“我们那儿有新妇包饺子的传统,饺子包得越小,说是新妇越是聪慧灵巧。”
说着抬眼去看卫寂。
灯下的少年泛着玉质的光泽,一双精致的丹凤眼盈着碎碎的光,看起来温良乖巧。
虞姑姑心生怜爱,用过来人的口吻说,“但小公子还是要找一个不让你包饺子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知冷知热的,知道么?”
卫寂一怔,随后点点头。
虞姑姑还想说什么,看着卫寂垂眸专心包手中饺子的乖顺模样,最后只是一叹。
她想告诉卫寂,那个不会让他包饺子的人正是她家的公子,许怀秉。
她出现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便是许怀秉让她来了,若非他首肯,自己怎么能出府?
但对方交代她不要跟卫寂说,大概是怕卫寂会不自在。
吃过饺子,虞姑姑又给了卫寂随年钱,用红纸包的,还缠了一截红线。
卫寂想拒绝,虞姑姑却将随年钱放到他手中,温和道:“没有多少。”
她一下下摸着卫寂的脑袋,口中轻声念着,“一除祟,二去灾,三送病,平平安安到来年。”
卫寂捏着手中的祟钱,眨了眨眼睛,慢慢把头靠到她的肩上。
虞姑姑看他一人孤零零留在这里,有家也不能回去,心生不忍,轻轻摸着他的脑袋。
一直待到很晚,虞姑姑才坐着马车离开。
入夜后,宫里开始放花,全城的百姓都出来看烟火。
药线点燃后,发光的铁粉便在墨色天空炸开,如点点繁星,灿烂生花。
京郊离京城远,并不能看到烟花,庄里的伙计吃过晚饭后,跟卫寂说了一声,便结伴坐驴车去了京城看放烟。
卫寂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他还从来没独处过,这么大的院子难免生惧,但又不好拦着别人看烟火。
早早上了床,也不敢吹蜡烛,放下床帐,卫寂被子蒙头地躺在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似睡非睡间,卫寂听到敲窗的声音,他一下子惊醒,掀开一角朝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