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1/4)
正好宣传处想做的那个联合大会,不能都是农民朋友出风头,城里的工人也想发光发热不是?
洛葡感觉奇怪,多问了两句,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想到随手一写,又引发了这么多后续。
她还问到是赵小胜的提议。
当时跟着记者和宣传科长去小梁生产队是奔着长见识学精神的念头去的,也让上面看看他们谦虚实干的态度,但听说了宣传科长的打算,加上赵小胜在一旁鼓动,也想跟着出一番风头,跟着较较劲儿。
宣传科长乐见其成,争作风争精神,这是良好的竞争表现,说明宣传大会还没开始就起了作用,洛葡后来花了两天时间做了些调研,去县里各大工厂都走了一遍,缓了一天,沉下心写了第二篇文章。
这篇文章标题是“一颗螺丝钉”。
把所有工人都比成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搬,工人们的精神作风也体现了出来。洛葡不歌功颂德,就主要采访了几个典型的老工人,把他们平时的工作、想法,都梳理了一遍,加上自己的见解,从微观处入手,写到工人的生活和展望的未来。
这文章被机械厂主任亲手拿去报社投稿,走了后门,有宣传科的背书,而且文章又着实精彩,第二天就刊登出来了。
赵小胜盯着这事儿呢,当天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两份报纸,看一份藏一份,要不是钱没够,真想多买几份,买他个百八十份的,以后日日看夜夜看,老了还看!
他买完报纸,一份小心翼翼揣口袋里准备藏着,另一份拿在手上,细细把文章品读了,读完砸吧嘴,他家葡儿就是会写,瞅瞅写的文章就是他这种文化底子不高的人也能看明白,还觉得好!看了感觉真精神!
赵小胜捧着报纸在机械厂低头看,看了一遍又一遍,到第十七八遍的时候,洛葡出来了。
“小胜哥,你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