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1/2)
态度不冷不热,也没影响队长的好心情,不过他也没工夫讨好人了,连忙问到那篇文章的事。
“这是谁写的?都写了啥?能不能拿来给我们念念?”
“这咋还登报了呢?谁这么有本事?”他摸摸头,笑得一脸憨厚,“我们村就这么屁大的地方,村民也都整天忙着干活带娃,没有好风景没有好资源也没啥可说道的,那人咋就这么有本事,给写出花来,还能登报纸?”
那个拿笔的记者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报纸给队长,“你识字不?自己看。”
队长当然是识字的,不敢说文化多高深,识字算数总没问题,他拿起报纸,睁大眼睛从报纸文章那一栏找到了斗大的标题。
他们上梁公社小梁生产队小梁村几个大字在上面仿佛金光闪闪,反正在队长眼里就是特别显眼,他一眼就瞧见了。
他看向作者那一栏,写的是“洛葡”。
身边跟着的几个村民也跟着探头探脑,有的识几个字有的不识字,都摸不着头脑,洛葡是谁?
队长也想问洛葡是谁?
但他又觉得这名字熟悉得很,好像听谁说过。
没空想作者名字的事,队长接着往下看,他急切知道文章里把小梁村写成啥样了,才能让他们上报纸,写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要是好事那皆大欢喜,要是写坏名声,上报纸就是诛心啊!
开头一行这么写着:“我有一朋友,出身上梁公社小梁生产队小梁村,他的母亲耕种是一把好手,去年底,他母亲腿断了,至今未好。他扛起了锄头,认真学习种田。我去旁观了几日……”
看开头以为是个浪子回头的故事,但其实这只是个引申,就是这么叙述来着,接下来就是写作者不放心这朋友,想看看他干活咋样,结果接触到村里的一切,村民干活的百态,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底下全是写村民如何如何干活,村里的人如何,田地如何,还写到一些旁观得到的种田经验技巧,虽说文笔词藻不华丽,但却平实有力得很,看文章的人就好像跟着这作者一道旁观了这小梁村,一道看村民种田,看小孩挂着鼻涕满地跑。
队长看完第一遍觉得感动,非常感动,咋能有人把他们这么普通的生产队村子,普通的村民,普通的种地干活写得这么好看,这么动人呢?
这作者他是真想认识,真想和他握握手,交流交流!这一定是他们村的知己贵人啊!
他又念念不舍回到开头,想重新拜读一遍,这一看就感觉不对劲儿了。
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
断了腿……扛起锄头学种田……这……这不是村里刺头冯月春和她的混混儿子赵小胜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