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2)
靠过来的不多。
作为东省队的老板,又是队长,身份上就有些距离。再加上,在国际赛场上厮杀过后,那种攻击性极强的气场,也只有后援会一开始那些姑娘会上前和他说话。
当然,杭阳在后援会的群里窥屏不是这样的。
【啊啊啊,好想和杭队合照啊!】
【刚刚听杭队说话,我还以为是那种口音很重的发音,没想到竟然还挺标准,喜欢!】
【等会儿比赛结束,我可以找杭队要签名吗?】
接着,底下就有姑娘回复了。
【最好不要,杭队非常忙,他一个人要盯那么多支队伍,真的很忙。】
【不要+1,不要去打扰杭队,我们会安排统一时间要求杭队参加粉丝见面会。】
杭阳窥屏的时候正好看见这段对话,陷入了长长的沉默。
虽然……但是吧。
他坐在这里,难道不是看比赛玩的吗?他既不是裁判也不是教练,他哪里忙了?
第38章VS魔都队
东省的比赛,最终并没有出乎意料。
一二名都是东省球队。
往年也是这样。
东省队会在全国联赛进三个球队。
分别是“东省队”、“东省青年队”、“东省体大校队”,其实这些都是东省球队。
东省队训练的球员,读大学的基本都在隔壁的东省体大读书,参加“校级联赛”、“青少联赛”,18~22这批队员都是中坚力量。
也是一个职业球队,人数最多的部分。
省一级的比赛结束,就到了全国职业联赛。
这个级别的赛场,即便不如东省队这样的职业球员,要求每天必须全天候的参加训练,就说一些排名靠前的校队,在斯篮搏训练和学习上的比重,也肯定是前者更为重要。
即便是体育天才,在个人独美的项目上,也需要投注99%的努力,才能让那1%的天赋绝美绽放。
就不要说斯篮搏这类团体项目了。
不仅仅是自己要努力付出,还要和队里的其他人打磨配合。
因而全国赛场,便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赛场。
很多运动员,终身奋斗的也不过就是这个级别赛场,排名能再靠前一点。
大赛组的比赛表公布后,东省队的教练组开了一场会。
首先是李教练说:“前置赛可以看出,阎琰和时景是两个非常优秀的球员,发挥完全达到了我们制定新梯队计划的要求。所以从我个人来说,是希望把他们编进一队进行配合训练了,不然以他们为核心的体系一旦固定下来,以后再想改变很难。”
刘教练点头:“一队才是咱们球队的核心啊,优秀的球员应该都并入进一队的框架体系。”
周山犹豫着,看杭阳,见杭阳暂时没有想要发言的意思,又看向尹凡:“你说呢?尹经理。”
尹凡没急着说话,拿起面前的可乐,嗤的拧开,喝下一口后,突然笑了:“我看杭阳到现在也没说话,我猜猜咱们队长的意思,是希望他们先按照现在这个球队打一打,反正早晚会被淘汰,到时候再来一队,是吗?”
其实这也是往年的办法。
今年之所以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一队“大换血”不说,到现在一个中锋都没定下来。
“一切的恐惧都来自火力不足”,教练们才会希望将所有的优秀队员堆到一队,以避免一队“阴沟里翻船”,才会有这么一说。
杭阳作为队长,只有他能说的一句话:“放心吧,一队有我们在,今年一定还会拿下第一,小孩儿就让他们先在外面锤炼一番,路走不动了,再来我们身边带着他们走。”
他承诺做完,所有人便都落下心里一块巨石。
只要杭阳能在前面顶住,他们在后面就能更从容地操作,今时不同往日,“新旧交替”的球队看似好想度过了难关,然而“真金还需火炼”,球队能不能真正的涅槃重生,还要看全国赛场这个级别以上的高级赛场。
就这样,东省的三个球队,就像三路大军一样,在不同的时间奔赴向不同的赛场。
“东省队”由杭阳领队,他们的第一个赛场是客场川省。
提前两天飞到川省。
一天赶路。
一天适应场地。
一天比赛。
通常比完赛当天,球队就会赶赴下一个赛场。
这是一个非常消耗精力和时间的过程,但高强度的赛程,也会让球员进步飞速。
尤其是常规赛场,又被称为“黄金窗口期”。
这个过程是“球员交易”的高峰期,加上自己的梯队球员的训练,球队会不断换上新的球员,打磨配合,最后成为一支强力球队。
杭阳率队到达川省队这天,“全联赛”已经比完了六场。
“东省青年队”是东省队第一个上场的球队,打苏队的客场,18:29大比分输掉了比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