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2)
赵匡胤脸色不变,握住岳飞双手,缓缓道:“岳少保,这圣宋,往后就交给你了。”
“这孩子若能辅佐,你就辅佐,若不能,你自取之,也万万不能让我赵家再出臣构这样的耻辱,更不能令华夏蒙羞!”
那些大臣们满脸卧槽,看岳飞的目光都带着羡慕。
这是诸葛丞相的待遇啊!太祖说这话,完全是在明示:朕信你,如同昭烈帝信诸葛丞相。
信你不会篡位。
也信你倘若真到迫不得已之时,你能挺身而出,扛起华夏的旗帜,不让它被羞辱践踏。
岳飞简直几乎要失去语言能力,眼中噙泪,只能喃喃:“臣……臣……”
小皇帝经过一时迟疑,本能地拉住岳飞袖角:“亚父,请助我……助朕北伐,复宋旧土。”
赵匡胤松开岳飞的手,岳飞对着小皇帝郑重下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另一个世界,宋哲宗也处理完了赵构和秦桧,立新帝,任用岳飞北伐,顺带着昭告天下:北伐时,若金人以北方那二位威胁,绝不能妥协,朕相信,他们也会愿意为大宋千千万万百姓殉国的。
事实上,这时候北方那边只有宋钦宗赵桓还活着了。
当赵桓本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面庞上的表情一点一点破碎。不敢去看周围人目光,匆匆躲进房间里。
“南边这是什么情况?前些时候不是还要迎二帝吗?怎么突然就改口了。”
赵桓裹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他比谁都明白,他的价值在于他是太上皇,可如果南方不认他这个太上皇,那他在金国的日子绝对逍遥不了。
果不其然,没几日,赵桓就在睡梦中被金人从被窝里拽出来。
“你……你们要干什么?”赵桓身如簌叶,嗓音颤抖。
这些金兵相互对视,笑容中带上戏谑:“当然是带你回五国城啊,太上皇。”
赵桓的声音不发抖了,或许是物极必反,那声音猛然变成绷直到极致的弓弦:“是陛下亲口说在上京赐我一处上等房舍,他还说不久后会封我为天水郡公!你们安敢以下犯上!”
金兵便哄堂大笑。
赵桓苍白的脸上涨满红色:“你们笑什么!”
“太上皇,之前陛下对你好,是因为你还是宋的太上皇,是陛下预备改善和宋的关系,才赐你府邸,可如今你还有那个身价么?”
然后,他像一头羊,被一刻不停地赶回五国城,回到他那个破烂的乡舍里。
再然后,某一天,他被拉到宋金战场前线,作为鼓舞士气的东西,割下头颅祭旗。而岳飞,此时已完全收复河北,兵锋直指白山黑水。
*
那些都是后来的事了。
天幕依旧严格按照一天一个排名播放视频。赵构之后,是
【四,“叫门天子”朱祁镇。】
明朝。
宣德年间。
先前还在吵吵嚷嚷,争论某项政策的朝堂突然安静到可怕。
过了一小会儿,“仁宣之治”中的“宣”帝朱瞻基才有些干涩地开口:“天幕是说了……太子之名?”
无人敢答话。
好似是震惊过头,朱瞻基双眼竟有些木然。
他望着各大臣,声音在无意识中加大加重
“赵构杀岳飞,称臣构,败北伐,才得第五,太子他何德何能,排在赵构前面!!!”
“赵构才杀一个岳飞,他是把满朝文武都杀了吗!”
第32章朱元璋:“标儿这孩子可不能讳疾忌医啊!”
明朝。
建文元年。
建文帝朱允看到“祁”这个排辈,出了一身冷汗。
他爷爷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就连子孙名字排辈也要提前排好,二十三个儿子,每人排二十个字辈。
像他,就是“允文遵祖训”里的允字辈,而“祁”字辈,来自他四叔燕王朱棣。
“四叔家排行是高瞻祁见佑……朱祁镇,是我堂侄孙?他怎么会是天子!四叔居然谋反?”
朱允目定口呆地看着天幕,片刻后反应过来,惊叫:“快去请三位先生来!”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来得非常快,齐泰直接拍桌暴起:“上位!我就说那燕王狼子野心,擒贼先擒王,直接削他吧!如今朝廷占据大义,天幕都说燕王是乱臣贼子了!”
方孝孺只觉怪怪奇奇:“嗯?天幕何时说过?”
齐泰压低声音,在场几人却都能听见:“叫门天子”
曾孙是天子,那曾孙的曾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