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3)
祝珩连打了两个喷嚏,祝子熹满眼担忧:“怎么了,是不是身体又不舒服了?”
“没事。”祝珩摇摇头,“应该是有人在骂我。”
祝子熹噎住,给他续了杯热水:“别胡说八道,好端端的怎么会有人骂你。”
祝珩不置可否,急切地问出了一直疑惑的问题:“舅舅,睢阳一役翻案,是不是与你有关?”
此前祝子熹有所动作,但之后就没有消息传来了,时隔几个月,睢阳一役突然翻案,很难让人不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
祝子熹没有隐瞒,颔首:“是我做的。”
祝珩有所猜测,但听到祝子熹亲口承认,他还是震惊不已:“舅舅,你……”
“我是不是很厉害?”祝子熹含笑问道。
祝珩怔怔地看着他,仿佛又看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祝小郎君。
他哑然失笑:“是,在我心中,舅舅从来都很厉害,能为我遮风挡雨。”
祝子熹是祝家幺子,当年也曾名动大都,磋磨了十几年,与而立之年又找回了少时的恣意。
祝子熹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睛就湿润了:“过去让阿珩受苦了,南秦亏欠你的,亏欠我祝家的,舅舅都要帮你讨回来。”
祝珩心里一片涩然,垂下眼帘:“我只希望舅舅你平安。”
“放心吧,我不会出事的。”祝子熹拍拍他的手,“我以前就在搜集关于睢阳一役的证据,一回到睢阳城,便着手翻案,若非是隔了十几年的旧案,不该耽搁这么久的。”
“只有证据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还要有人。”祝子熹摩挲着手上的扳指,扬起笑,“此次传信邀你过来,是想让你见一个人。”
祝珩心中微动:“是谁?”
祝子熹笑得狡黠:“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第68章成亲
祝珩绞尽脑汁都想不出谁符合祝子熹所说的标准。
长辈?
德高望重?
祝珩觉得祝子熹是在诓他,祝家的长辈都入土了,世间哪里还有人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但当从祝子熹口中知道人是谁之后,祝珩又不得不承认,于他而言,这位的确是德高望重的长辈。
沈阁老,沈问渠。
这位三朝元老是南秦朝堂上的定海神针,百官之首,担任过先帝和德隆帝的老师,也曾教导过祝珩,极其遵守古制。
祝珩堪堪回过神来,又想到一件事:“睢阳一役能够翻案,也和他有关?”
莫非沈阁老就是那个万不得已的契机?
祝子熹颔首:“沈阁老忠于南秦,忠于祖训,你是嫡皇子,也就是他支持的人。”
祝珩拧眉:“可在众人眼里,南秦的六皇子已经死了,皇后改立,他所支持的嫡皇子也变成了其他人。”
德隆帝已经改立新后,嫡皇子也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大皇子。
沈阁老曾教导过祝珩治国之策,他故作愚钝,不认为沈问渠会对他有好印象,更不认为沈问渠会大逆不道,因他而反对德隆帝。
关于此事,祝子熹也说不清楚:“是沈问渠主动联系我的。”
当时他刚将收集到的证据散布出去,自下而上逼迫朝堂,收效甚微,沈问渠主动联系了他,将翻案一事搬到明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