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2/2)
老夫人刚放下的心又悬起来了,其实孙儿才及冠,婚事倒也不必心急,只是诸多迹象让老人家放不下心。
长孙自小就极不喜被人触碰,尤其是女子,沉水院里有数位美婢,他却只让那几个护卫近身,近日还听说,他与那有龙阳之好的病美人三皇子过往甚密。
谢老夫人握紧手杖,思量一番最终下定决心,给谢泠舟递过那碗参汤,“你公务繁忙,但也要留意自个儿的身子,今日梦丫头给祖母炖了参汤,我喝不下又不愿辜负那孩子心意,团哥儿替祖母喝了吧。”
谢老夫人幼时吃过苦,因而即便如今衣食无忧,吃穿用度依然勤俭朴素。
谢泠舟本想推拒,看了看那碗参汤,最终端起放在嘴边。
看着孙儿将参汤喝得一滴不剩,谢老夫人先暗暗松一口气,复又叹一口气,唤谢泠舟,“你去后院茶室取来祖母抄好的经文,拿回佛堂里供上。”
谢泠舟一听祖母这是要放人了,并未多想便往后院去了。
老夫人口中的后院是主屋后的一座小园子,园中深处有个茶室,本是谢老太爷的书房,老太爷过世后被改成茶室。
谢泠舟推开茶室的门,里头烛火明亮,还燃着熏香,不是老夫人常用的那种,他以为只是祖母换了一种香,并未多想。
提步要往里间走,刚掀开珠帘,看到前方的人,手停在了半空。
有位杏衫女子正在茶座立前,纤细身影背对着他,姿态端方但略显拘谨。
谢泠舟步子顿住了。
毫无缘由地,在见到那道背影时,他觉得口干舌燥,像有根羽毛在脖子上轻挠,喉咙忍不住滚动了一下。
听到珠帘响动,女子转过身来。烛光下,谢泠舟看到一张娇艳如花的面庞,看清正脸的刹那,那股细微的躁动如被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倏地平息下来。
女子正在研墨,见到他时面颊飞过一抹薄红,慌忙转过来福了福身,“婢子见过大公子,老夫人说佛经还有几句没抄完,让您替她抄完再拿回佛堂。”
她姿态娴雅优美,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妩媚,可谢泠舟神色却更冷淡了,目不斜视走到茶桌前,接过笔,并不打算坐下,站着抄写余下的经文。
正是夏夜,茶室里门窗紧闭,谢泠舟才刚进来没多久,便觉得异常闷热,额角甚至后背都开始沁出薄汗来。
他吩咐在旁立着的那位侍婢:“不必在此候着,把窗打开,然后退下吧。”
婢女面露难色,“公子,老夫人嘱咐过了,里头熏着香,不能开窗。”
谢泠舟头也不抬:“熏的何种香?”
“这……婢子不知。”婢女支支吾吾,面颊也跟着红了。
谢泠舟这才发觉不大对劲。
方才这股燥热并非来自室内,而是……来自他自己体内。
他皱起眉,下颚不觉紧绷,目光投向角落里的香炉,再移到侍婢绯红面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