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1/2)
江南多雨,尤其是春日,最是温软。
苏州多园林,亭台楼阁轩榭连绵,数不尽的风流雅致蕴藏其中。
陶家作为苏州富商之一,虽算不上首富等豪富大家,但家宅的美轮美奂却不逊色分毫。
陶家传承十余代,祖上因何发家已经无人得知,如今绸缎庄遍布江南几个省市,家中还有桑林染坊等一应作坊田地自给自足。
这偌大的富贵,不知道多少人艳羡。
如今当家的是陶家老一,至于老大则急病早逝,夫人守寡至今,膝下唯有一女名唤莺时,虽无人得见,但只言片语中皆道那是一个温贤雅慧的美人。
大夫人林氏出身海城豪商林家,陪嫁丰厚,虽然丈夫早逝,但只她自己便有很多私产,膝下唯有这么个女儿,名声又这样好,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求娶。
只可惜,林夫人早年就和娘家的兄长订好了亲事,要把莺时嫁回娘家去,有心的人也只能扼腕。
陶宅一重重的深宅大院中,雕花窗扇半开,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落在白墙黛瓦上,又顺着屋檐掉落,砸在廊外的芭蕉叶和莲花缸中,声音清脆又悦耳。
莺时坐在窗下的书桌,翻看着手中的报纸。
报纸都是今日最新发售的,报童在街上售卖,而像陶家这样的富户,一般都是订好了直接送上门。
这不,刚用完早膳,嬷嬷就已经给她捧来了。
总共七份报纸,抛却刊登的广告外,她看的更多的是时事和诗歌小说。
只是,往日总看的格外认真的莺时,今日却有些出神。
“小姐,刚才管家得了信,林少爷下船了。”莺时喜欢安静,屋里几个丫鬟也都呆在角落做针线活,就显得这丫头匆匆而至,然后激动开口的声音分外明显。
莺时下意识看去。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刘嬷嬷是照顾莺时长大的奶嬷嬷,也管着她这院子里的事,听到动静立即出来敲打了一句。
来报信的丫鬟是莺时院里的一等丫鬟,叫百灵,声音婉转悦耳,莺时最喜欢她的声音,所以通报之类的事都是她来。
百灵立即收敛好,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说,“管家那里说,家里下人已经引了林少爷往家里来,奴婢知道了就赶忙回来了。”
刘嬷嬷迅速估量了一下,从渡口回来起码要两个小时,不过路上报信也耽搁了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小姐,咱们梳妆吧?”她问。
“不用了,这样就挺好的。”莺时怔然回神,垂眸看了眼身上的宽袍大袖,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裙子是最新从海城那边传过来的百褶裙,镶着银线,晃动之间如星光闪烁,极为漂亮。
如今外面已经流行起了旗袍和洋装,她母亲也给她置办了很多,只是她们孤儿寡母的还是低调行事为好,为了不让外人非议,她大部分时间还是穿着保守的衣裙。
“小姐,这可是要见未来的姑爷,马虎不得。”刘嬷嬷忙轻声劝说。
莺时摇了摇头,想继续看报纸,但根本看不进去,就拿起放在一边的怀表看了眼时间。
十点。
按照路程算,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顺利的话,午饭时她就能看见自己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林玉斌了。
也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子?
雕花窗扇下,乌发如云挽起发髻,只斜斜插了几枚玉簪的女子悠然出神,面容清雅秀丽,只是一个侧影,便美的好似一幅画。
刘嬷嬷看了眼,想着依自家小姐这幅容貌,便是不打扮也足够让人惊艳,不换就不换了。
莺时出了会儿神,轻轻叹了口气,她今年十八岁,按理说早该成婚,只是前些年她的那个未婚夫出国留学,一去就是五年,便这样耽搁了。
去岁海城就有信递来,说是林玉斌已经回国,会在年后过来拜访。只是一直到过了一月,如今甚至都进了三月,对方才来。
年后没多久,陶家就隐约有流言传开,说是林家怕是不愿意履行婚约。
婚约成不成莺时倒是无所谓,只是娘一直挂心着这件事,怕是要操心了。
一旁的院里,林云清正拧着眉,挥挥手让屋里报信的丫头下去。
眼看着娘家的侄儿要来了,可她高兴不起来,早年定下婚事,为的是亲上加亲,把莺时托付给自家娘亲和兄长她也放心,可如今夫君早逝,掌家大权旁落,轮起来,这桩婚事已经不般配了。
齐大非偶,并非好事。
林云清之前也想过退了婚事,但自家莺时出落的花容月貌,掌家的一叔早动了心思,若是没了这桩婚事,怕是就要拿莺时去送人换了好处回来。
这般一来一去,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现在只希望,这桩婚事能少些波折吧。
十一点半,赶在午饭前,几辆马车停在陶宅门口。
前去接人的管家边张罗着客人下来,匆匆招来一个小厮,低声嘱咐了一句。
小厮眼睛瞪大,不敢耽搁,看了眼从车上下来的三男两女,转身直奔进宅,去了正院。
上面的老太爷老太太前些年就去世了,现在当家做主的是一房的陶振南和夫人高氏。
“什么?那林少爷独身来的,没有长辈跟随?”陶振南眸光一动,心中划过许多猜测,至于小厮说的还带着女同学一起,他倒是没有在意。
不过是桩风流韵事,无须在意,相比之下,林少爷独身前来这件事他要更在意。
“看来,这桩婚事是要有变啊。”他说,心里开始打起算盘。
近些年军阀割据一方,陶家每年为了打通关系送出去的礼钱就占了收入的一半,若是能找个靠山,那自然要稳妥的多。
但靠山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多的是人想把产业一口吞了,可若是有了姻亲……
莺时那丫头生的好,哪怕是他见惯了美人,每次看了都要眼前一亮,这样的容貌,若是送人,定能得偿所愿。
只是不巧之前和林家定了婚事,陶振南只好在心里遗憾,但若是婚事有变,那不正好成全了他。
“我听说李少帅近日一直在苏州盘桓。”高氏知道自家夫君的想法,立即点了一句。
陶振南神情一动,赞赏的看了眼自家夫人,盘算着说,“那就让老大请少帅来我们家坐坐。”
“剩下的我会安排好的。”高氏配合着说,想到那位大嫂会出现的神情,脸上笑意一淡。
想当初,她是多羡慕自家这位大嫂啊,十里红妆嫁进门,和夫君恩爱无间,后宅也没有妾室烦心。可造化弄人,她那位聪明厉害的大伯哥偏偏早逝。
她也不想雪上加霜去踩上这一脚,只是终究是自家的事最要紧。
正院两人说着话,那边一行人在管家的带领下,穿过曲径回廊,抵达了待客的前厅,请他们坐下。
“还请稍等,我家老爷和夫人稍后就到。”管家说。
来的一个眉眼娇俏的女孩儿忽然笑了一下,在旁边文雅清秀的女孩阻止下才闭嘴。
管家不动声色,安排人上了茶,退到门外等候。
“你听到没,他说老爷夫人诶,这是多么陈旧的称呼啊。”娇俏的女孩儿又笑了。
“莹莹,你这样太没有礼貌了。”文雅的女孩儿不赞同的说。
“我又没说错,他们应该叫先生女士才对。”
“莹莹说的对。”林玉斌赞同,和女孩儿相视一笑,旁边三人都皱了皱眉。
他们是留学的同学,两个女孩儿分别叫余莹莹,周知兰,几个男生中除了林玉斌,其貌不扬的叫做范启明,另一个俊朗的叫做周尧,他和周知兰是兄妹。
“林玉斌,你来世交家拜访带上我们是否不妥?”周尧扫了眼这所富贵人家的宅邸,相比海城的繁华新派,这里更多的是旧式的低调奢华。
“无妨,这是我姑姑的夫家,我们来这里借宿一下还是没问题的。”林玉斌笑着说。
“苏州的山水可是一绝,明天我要出去看看。”余莹莹已经打算起来。
“没错,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只是草草一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周知兰眼含期待。
五人开始说起苏州的风景,很是兴致勃勃。
不多时,陶振南和高氏到了。
五个人立即站起身,礼貌的看向来人。
眼见着对方还穿着长袍马褂和旧式衣裙的女人,余莹莹眼中划过不屑。
“世伯好,伯母好,我是林玉斌。”林玉斌笑着打了个招呼。
高氏看了眼厅内的几个人,尤其是那两个女孩,眼见着一个穿着学生装,一个则是洋裙,微微皱了皱眉。
“玉斌贤侄,这些是?”陶振南态度温和的应了一声。
林家是海城数得上的豪富,维持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林玉斌立即一一介绍,然后才问,“不知我姑母现下可好?”
“我已经命人通知了你姑母,估计快到了。”高氏笑着说。
两人一言一行都充满了旧式封建的味道,这让五个留学归来,接受并且传播着新式思想的人都有些不习惯。
比起开放的海城,苏州到底显得落后了些。
林玉斌微微皱眉,林家近些年受海城上流圈子影响,并没有这幅做派,只是陶家显然没有如此。
不多时,林云清到了。
进屋她一抬眼,便扫见了屋内五个人,目光在坐在林玉斌身边的余莹莹身上停了一下,她心中顿时一沉。
希望是她想多了。
“大嫂来了。”陶振南和高氏笑着招呼,却没有起身。
“姑姑。”林玉斌立即起身唤了句,只是看着林云清的目光有些生疏。
父母说小时候姑姑还抱过他,只是他根本不记得,算来,这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个在奶奶和父母口中体贴聪慧的姑姑现在看来,就是个彻彻底底的旧式女人,一点儿都看不出她曾经留洋学习的痕迹。
林玉斌顿时有些失望,姑姑都是如此,他那个表妹想必也差不多。
他心中退婚的念头顿时又坚定了些。
“这就是玉斌,一晃这些年,你都长这么大了,大哥前段时间还给我来信,说你现在有了出息,听说还办了报社?”林云清笑着说。
听姑姑提起父亲,林玉斌到嘴边上的话又咽了咽。
他这次来是背着家里人来的,虽然起了心思,可到底害死有些迟疑。
算了,先看看表妹。
几人聊了一会儿,外面管家就前来禀报说是接风宴准备好了。
大家立即前去吃饭,厅内准备了两桌,余莹莹和周知兰都被引到了被屏风隔开的另一边。
“我们为什么要坐这里?”余莹莹很不高兴的说。
“可是有哪里招待不周?”高氏笑着问。
“现在已经不是旧时的封建社会,男女平等,也应该享受一样的待遇,而不是吃个饭还要躲避起来。”余莹莹看着这个被屏风遮住的地方,不悦的说。
高氏微微皱眉,她早就听说这些留洋归来的女孩子会说一切奇奇怪怪的论调,果然。
“姑娘误会了,我只是怕他们那边吵闹,扰到了姑娘。”她温声劝慰。
余莹莹还是不高兴,可在别人家里,她到底不好坚持下去,只得不情不愿的坐下,发现桌上只有她们四人的时候,忍不住又问,“陶家的小姐们呢?不来吃饭吗?”
“她们已经在自家院中用过了。”高氏含笑。
余莹莹撇了撇嘴,不想再听这些乱七八糟的封建糟粕,吃起了饭。
林云清眼中划过回忆,浅浅的笑了笑。
当初她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那时候远不如现在,也没有人会听她的声音,所以她渐渐沉默下来。
现在这样挺好的。
平平静静的吃完了一顿饭,高氏找了丫鬟带一行人去客房,林玉斌则被留了下来。
“林玉斌,走啊。”余莹莹不忘叫他。
“你们先走,我还有点事情。”林玉斌笑着说,心里有些忐忑,他猜测,怕是即将要看见哪位未婚妻了。
余莹莹有些失望,哦了一声。
“也不知道林玉斌被留下是有什么事?”她好奇的嘟囔。
同行的几人自然答不上来,周尧笑着说,“林学弟和长辈许久不见,应该是有些话要说。”
“你知道吗?”余莹莹又问小丫鬟。
前面小丫鬟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忙说奴婢不知。
余莹莹心中失望只得回去,可等到了客院门口,就听到里面说。
“这林家少爷上门还带着女同学,可怜莺时小姐,那么好的人品相貌,怕是要被退婚了。”
四个人精神一震。
“什么退婚?”余莹莹脱口而出。
里面正在闲话的几个婆子惊了一下,忙说没什么。
但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让她们明白是怎么回事。
“林兄和陶家小姐有婚约?”周尧皱起了眉,他们都没听说过这件事,而且林玉斌还带着他们一起来,这样做太不妥当了。
余莹莹有些恍惚,咬住了唇。
“夫人,小姐到了。”丫鬟先走几步进来通知。
“玉斌,你还没见过你表妹吧,这是莺时。”林云清含笑说,眼睁睁的看着林玉斌愣住了。
门口,穿着浅碧色大袖月白色百褶裙的女子扶着门,迈步进屋。
袖口微微滑落,十指纤纤搭在乌木门上,脖颈修长,一张脸清雅秀丽,纵使穿着旧式的衣裙,可在这一瞬,在林玉斌的眼中,却比穿着漂亮洋裙,卷发红唇的摩登女郎还要迷人。
“表哥。”莺时缓步上前,在离林玉斌几步远的地方站定,垂首温声唤了一声。
“表,表妹,快,快请坐。”林玉斌一瞬间都忘了怎么发声,有些结巴的说。
莺时抬头轻轻笑了笑,转身坐下。
林云清看了一笑,但笑意很快就散去,想起了陪林玉斌一起来的女学生。
若婚事真的成了,莺时肯定要受委屈,可若是不成,想起陶振南,她就心里发沉。
“表妹,不知你的莺时一字,分别是何字?”莺时垂首静坐,宛如一副静谧的美人图一般,但林玉斌却再没有以前似的觉得木讷无趣,看了眼林云清见她显然不准备开口后,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
莺时用余光打量着他,穿着中山装,齐耳短发三七分开后梳,面容俊秀,说话礼貌温和,看起来很是文质彬彬。
似乎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是三月莺时。”莺时慢慢抬眼,看着对方含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